人对微臣进行了一番教诲,让臣感触颇多。臣才疏学浅,不过是一州牧之职,迁都乃是千秋大事,臣信口乱说,陛下千万不要当真。”
“雒阳乃大汉古都,人杰地灵,现在虽然条件不好,但只要花心思重建,有个三、五年的时间,应该可以看到成效……”袁谭故意以退为进的推脱着。
三、五年?
刘协听到这里,立刻就急了,这种艰苦的环境,再过三、五年,那他非要疯了不可。
“爱卿不必再说,这次是朕的提议,是朕主动要把都城迁到临淄去的。临淄自春秋时就是齐国国都。大汉建国之后,亦是齐国国都。同样也是有帝王之气的所在。朕相信,迁都于此,一定能让我大汉再度中兴。”刘协态度非常坚决地坚持着自己的决定。
刘协这样一说,董承率先反应过来,跪倒附和着:“陛下圣明,若迁都临淄,必能使我大汉中兴!”
有了董承带头,其余文武百官也争先恐后地跟着一起附议,支持着刘协迁都的决定。
袁谭却依然没有马上答应,依然是带着几分谨慎地说道:“陛下,迁都之事,非同小可。您还需慎重,还是应该听听三公大人的意见才好。”
刘协立刻转头看向了杨彪等三人,语气严厉地问道:“三位爱卿,迁都临淄,你们可还有异议?!”
杨彪三人都是官场老手,如何不明白袁谭现在的心思,明白他现在其实就是再用这种方法拿捏自己,也是对当时指责他的一种报复。
但现在刘协已经把自己的态度表达的如此坚决,他们自然也不敢再说出其他反对意见。
“陛下圣意已裁,臣等哪里还敢有异议,一切听从陛下旨意行事。”杨彪带头回应着。
淳于嘉和张喜也赶忙跟着一起附和着。
“既然众卿都没有意见。袁爱卿,朕就命你总录尚书事,赐节钺,掌管朝内所有大小事务,有临时决断之权,尽快安排迁都事宜。”刘协见三人不再反对,立刻大声宣布着对袁谭的任命。
袁谭赶忙跪倒谢恩,他的内心此时兴奋不已,经过自己的一番精心布局,终于达成了的迁都计划,离实现“奉天子以令不臣”也就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