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袁谭的回应,郭图十分欣喜,他知道袁谭已经明白了他的用意。
“主公英明,我到了大阳之后,看到天子的处境极为艰难,此时如果我们不去迎接,加以妥善安置,就极有可能落入他人之手。”
“袁绍虽然流露出不愿去迎接天子的态度,但曹操、袁术,却未必会放过这个好机会。至于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甚至徐州的刘备,他们都是汉室宗亲,也不排除他们会去迎接天子。”
“一旦天子落入他们手中,就会对主公形成压制,主公再想向中原进军,扩展势力,必定会受到影响。”
“主公能在此时当机立断,抢在诸侯之前恭迎天子,必定能抢得先机,为日后争霸奠定基础。”郭图将自己的见解向袁谭讲出。
“公则所说,正是我的意思,所以我现在需要公则你尽快返回幽州去见袁绍。”袁谭果断地向郭图下达了指令。
“明白,我回到幽州,一定极力在袁绍面前,渲染天子现在的惨状,以及供应天子之后的诸多麻烦,让袁绍彻底打消恭迎天子的想法,为主公扫清障碍。”郭图马上领会了袁谭的意图,做出了回应,随后就站起身。
“舟车劳顿,公则,你一定要保重身体。”袁谭知道郭图连续奔波,必定辛劳,亲自起身相送,将他送出了大厅。
随后,他马上命人将郭嘉、徐庶、赵俨来,向他们提出了恭迎汉献帝的想法。
“主公,您真的打算要去恭迎天子?”徐庶听完袁谭的打算,首先提出了疑问。
“元直有何想法,直言无妨。”袁谭回应着徐庶的疑问。
“主公,若要恭迎天子,有四个难题,摆在面前,还请主公慎重考虑。”徐庶向袁谭讲述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若要将天子接到临淄,他是否能够和主公和睦相处,就会事事掣肘,反受其累;”
“第二,跟随天子一起而来的还有朝廷的文武百官,以及后宫诸人,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在临淄为他们兴建宫殿、官邸,以及日常花销,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第三,现在圣上还在大阳,我方虽然拥有了东郡,可以由此进入司州,但也是路途遥远,何况圣上周边,还有李傕、郭汜、董承、杨奉、韩暹等势力环绕,我军要派多少兵马前去,才能确保将天子接回?多了,粮草接应是个大问题,少了,又恐遭遇危险。青州和东郡刚刚稳定下来,但周边还有刘备、曹操两大势力,若是我军派出大队人马去接驾,万一他们偷袭青州,则也是很大隐患。”
第四,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天子并未给主公下诏书,换句话说,他对主公或许没有足够的信心。倘若我军费尽周折到达大阳,见到圣驾,他却不肯跟我们前来临淄,又当如何?”
徐庶逻辑清晰的将迎接天子要面临的实际困难都一一列举出来,请袁谭自行斟酌。
袁谭听了徐庶的话,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而是转而看向了郭嘉、赵俨等人:“奉孝,伯然,元直的顾虑不无道理,你们觉得呢?”
“主公,当今天下大乱,君主蒙难,百姓流离失所,正是天下垂危之际。”
“天下诸侯都只知拥兵自重,却都目光短浅。用兵之事需师出有名,才能顺应民心,所向披靡。”
“我们理当奉天子以令不臣,我相信以主公的深谋远虑,加上我们众人一起出谋划策,解决元直刚才提出的四点问题,并不困难。”
赵俨首先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并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理念。
袁谭听着赵俨的话轻轻点头,心中赞叹赵俨的境界果然不低,他提出的“奉天子”的理念,显然比“挟天子”更有情怀,境界更高,随即转头看向郭嘉,等待着他的意见。
郭嘉淡淡的说道:“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