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一脸正气的解释着。
刘备不是最喜欢满口仁义道德来收买人心吗,想必田豫死心塌地对他忠心,也是被他那副“爱民如子”的嘴脸所影响,那我就要表现的比他更“仁义”。
袁谭见田豫之前就想好了要如何去打动他,一上来就做出了一个高姿态。
田豫听了袁谭的话,果然微微一愣,但马上就镇定下来:“公子过誉了,我在县衙摆下了酒宴,为公子接风,请吧!”
说完,他微微侧身,请袁谭入城。
袁谭缓缓点头,却不再上马,步行由田豫陪同,在数名士兵的护卫下走向城门。
走进城门之后,袁谭却不急着往前走,而是停下脚步,摆手示意身后的两名兵士上前。
那两名兵士中的一个手持铜锣敲打起来,响声立刻吸引了城内很多百姓翘首观望。
田豫诧异地看着袁谭,不知道他这样安排又是什么用意。
等到街上聚集了一定规模的百姓,另一名兵士开始大声地念起了安民告示。
告示中首先表达袁谭来平安国,是为了带百姓过好日子,所以不会抢掠百姓,增加赋税,让百姓们可以安心。
并承诺未来袁谭还会推出一系列的举措,提高百姓的粮食和日常收入,让他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告示中再次颂扬田豫的大义,主动献城保百姓平安,袁谭也一定会重用田豫,让他继续为平安百姓谋福。
最后,念告示的士兵宣布,袁谭担心城中百姓疾苦,现在城外大营舍米,百姓们都可以去登记领取。
起初百姓们还有些将信将疑,但他们看到田豫陪同着袁谭站在一起,状态亲近,都渐渐相信起来,开始有民众出城去往军营领米。
随着有民众领米归来,开始口口相传,民众们都对安民告示越发相信,开始出城去领粮食。
领到粮食的民众都大声答谢着袁谭,感激他为百姓们所做的一切。
袁谭保持着微笑一一回应。
这样的场面正是他期盼的结果,他就是要通过舍米安民的举措来以德服人、安抚民心。
让百姓们对他有归属感,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打动田豫……
尽管这样的举动,会将他在豫州带来的军粮消耗大半,但是为了民心稳定,他觉得这样做完全值得。
田豫看着袁谭,内心也开始有了微妙变化。
袁谭的一系列举动让他的决心开始动摇,一个如此爱民的人,难道真的还要杀他吗?
就在田豫踌躇不决的时候,袁谭却主动招呼着他:“国让兄,民众们领了米都很开心,我也就安心了。你不是说在县衙摆下酒宴为我接风吗,我们走吧!”
田豫瞬间冷静下来,看着袁谭点了点头,引领着他向县衙走去。
走进县衙的大门,田豫引领着袁谭来到县衙后堂的正厅,请他入内。
进入正厅之前,袁谭眼角的余光扫向了厅外的几处回廊,隐约看到了人影晃动,已经心中了然。
袁谭却不揭穿,摆手示意随行的兵士在厅外等候,只带了两名贴身侍卫,跟随着田豫一起进入了正厅。
田豫恭请袁谭上座,袁谭反而笑着对田豫说道:“国让,还不摔杯为号,令埋伏的刀斧手杀出,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