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次,我们华夏每年都有一个三人队参赛的名额,去年是青华的理学院,今年该咱们京都大学理学院参赛。”
“这场数学竞赛是全世界规格最高的数学竞赛,比赛方面甚至可以媲美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参赛的三名大学生必须为二十二周岁以下,并且必须是在读状态。”
“比赛赛程倒也简单,出题组会给一道数学题,三人团队负责解题,可以相互探讨,在网上查资料,但是不可以求助三人以外的任何人。”
“因为趣味性和公正性,这比赛也备受追捧,参赛学生甚至可以获得数学积分,有世界综合排名。”
萧阳点点头。
这一次米国行原本就有点单调,若是能够加上这个比赛,那就丰富多了。
不管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还是这个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所体现都是一个国家对数学人才的培养。
数学人才也是关系到各行各业……说白了,大型的数学竞赛是可以体现出很多东西的。
近年的历届数学比赛,说白了就是华夏和米国的竞争场。
千万不要认为米国的教育存在问题,真正的精英人群,所接受的教育严苛程度与我华夏也不遑多让。
只有那些被放弃的人,才会被采取‘自由式’,随便的吃喝玩乐。
柳萍碰了碰他的手臂,顺便给他夹了一个鸡腿,“儿子,你还没说你去米国干什么。”
“领奖,看二姐,现在又要加一项……参赛!”
柳萍笑着说道:“好,参赛好,我儿子又能为国争光!”
话音一顿,低声说道:“比赛名额只有三个,一般都会选大三、大四的优等生,虽然你妈我刚来京都大学,却也有点人脉,我给你争取争取?”
争取也就是争取个机会。
这种比赛,还真不是凭借人脉就能去的。
萧阳笑了笑,“不用,这事我自己去搞定,您别管了,来,吃饭,一会儿凉了。”
柳萍看了一眼正在胡吃海塞的萧荣盛,摇摇头说道:“儿子,你虽然报了一个理学院的数学系,也是高考状元,但说到底就是个新生,拿资格……比较难啊。”
的确,历年还没有新生参赛的例子。
萧阳也给柳萍夹了一个鸡腿,“凡事都有例外,万一我这次成了例外呢?数学,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
吃过晚饭之后,柳萍收拾餐桌,而萧阳则坐在客厅,拿着手机在校园内网搜索一些关于这次数学赛的信息。
PS:最近有个什么活动,小小作者也厚着脸皮求波关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