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大唐:我穿越唐朝当相师 > 第三百一十九章:见风使舵

第三百一十九章:见风使舵(1 / 2)

尊敬?哥们。李清音愣愣神,抽曀地问道:“赵捕头,你能说说二哥平日里都干些啥。”

赵捕头沉默一下,不由自主地降低声调:“我们这些衙役,都是出来混江湖的。手法差不多,平日里不鱼肉百姓就算是好人。不整几个富商大户,吃个原告被告的,捞捞油水,那我们还不得去喝西北风。”

“可你二哥不同,他会看相、会治病、会炼丹,无论是平民,还是商贾巨富,他从不去吃拿卡要、敲诈勒索。赚钱都靠脑子,兵不血刃,三言两语,这金银就来了。”

“那次,东郡邱家少爷犯事,招致家族罹难,我想让他参与捞一把……”赵捕头说到这,眼神慌张不定,有羞愧,有尴尬,还有一点厚颜无耻。

“他笑着答应了,可是到达后,他从不动手打人、捆人,事后分得五两白银,他后来又悄悄地还给人家。”

“别看你二哥年纪大不了你几岁,可是外人看来很成熟老道。会来事,能办事,办成事后,手爪还不长。人很圆滑,他出事了,大伙都替他担心。”

李清音痴痴地听着,二哥在她心中的形象,变得越来越高大光明,满满的正能量。小混混混成高大上。

她从小最崇拜的是李玉石,父母把他培养成人,入东都学府求学,学富五车、出口之乎者也。像一位满腹经纶的学究,四野八乡的学者,趋之如骛。

想那时,李府五步之内有芳草,群贤毕至,门庭若市。

直到成为大儒李慕白的得意弟子,李清音对大哥的崇拜达到巅峰。大哥,成为令无数寒门庶子纷纷效仿的偶像。

后来,战火蔓延到梁郡,殃及到小李村,父亲一怒离家出走;大哥辍学、回乡务农。那些寒门子弟才拗不过命运,纷纷逃出梁郡,远走他乡。

是二哥在山神庙挽留了自己的家人,也留住了自己的芳心。

从那以后,她对二哥产生了好奇,时刻留意二哥的信息。

直到这次办猪场、街头为自己斗殴,深陷刑部大牢,她才知道二哥比大哥甚至比父亲,可靠多了。

遇事不跑。敢于担当。这些存在,都是李清音亲眼所见。

二哥像一座山峰矗立在李清音的心中。这种印象令她无法质疑,事实的存在,让她感悟更加深刻铭心。

看到二哥飞身撞宝马、救下妹妹的一瞬间,李清音心窦顿开,二哥的印象已经深入心扉,足以与大哥持平。

这个神秘的二哥,中间失散那么多年,忽然,李清音又找回来以往的感觉。

此时此刻,听到赵捕头的感慨,一个高风亮节,有原则有底线有爱心的印象油然而生。层层拔高,已经超越了素来崇拜的大哥。

这时,偏房门口光影闪动,李一刀父子终于赶回睢阳县衙,见到平安无事的一对姐妹,父子俩如释重负。

李清音仰起头,泪流满面,哭诉道:“爹,你要救二哥,二哥要是不回来,女儿也不活了。”

李玉石见清音如此痴情,心里咯噔一下:“啊。”

李二叔闻听此言,伫立良久。

自己从中斡旋十七年,至今侄儿已经长大成人。至于婆娘依旧没有改变对侄儿的看法,但是,几个晚辈之间相处还是很融洽的。合得来才是一家亲。

要不侄儿清扬也不会收留哥哥妹妹。也不会独自带着堂妹逛街,招致街头斗殴,身陷囹圄,备受熬煎。

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一家人打死了还要入一间祠堂。

“清音,你放心吧。你二哥已经从监狱里出来了。”刘一刀从清音怀里接过依然酣睡的清韵,安慰道:“事情已经过去了,咱们回家。”

李清音半信半疑。

爹地的话可靠不可靠,还两讲。一个人居然离家出走多

最新小说: 出马仙纪实:我供奉鬼堂的那十年 九狱镇界塔:从与魔女同修开始 剑修,狗都不谈 无限流第一幼崽 大秦:始皇大大是我爹! 枕边规则 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 孤锋莫宁 娇软丫鬟上位后,禁欲王爷宠入骨 高考后我带全家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