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安思顺、安庆宗来到宋州嵩阳观,见到掌门宗光明。安思顺把母亲的信交给他。
宗光明打开信,脸色顿变。看完,长舒一口气。
“贵客远方而来,所为何事?”宗光明问。
安思顺把幽州的形势说于他。
宗光明听了,点点头。
“传十五娘。”宗光明低声对服侍自己的艺伎说。
艺伎起身而去,一会领着宗萱进来。
宗萱向宗光明、安思顺、安庆宗行礼,然后来到宗光明身边坐下。艺伎端茶桌上来。
“这是小女十五娘,嵩阳观土堂堂主。幽州之事,今后由她处理。”宗光明说。
安思顺、安庆宗一听,想不到宗萱如此年轻,已经成为土堂堂主,忙向宗萱行礼。
“两位初来宋州,按说我该尽地主之谊。但是幽州的事情太大,我又年轻,大意不得。两位明日即刻动身,前往越州。来年正月十六日,务必赶到天姥山。神仙只在这一日现身,务必将他寻到。”宗萱说。
“你为何不同行?”宗光明问。
“我还是想等玉节郎回来,让他与白石郎同我去。”宗萱说。
宗光明想了想,点点头。
次日,安思顺、安庆宗辞别宗萱、宗光明奔越州而来……
船过金陵渡口,青山绿水,两岸美景尽收眼底。沿途岩石林立,奇峰连绵。山上林木青翠,山下绿水潆洄;景色秀丽,令人心旷神怡。
安思顺、安庆宗郁闷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正月十五是上元佳节,黄昏时分,船到刘家坞渡口。进镇不远,顺和坊映入眼帘。三层高楼,白墙青瓦,典雅秀丽。二人走了进去。
花枝招展的艺伎迎上来,恭迎二人。
“侬来自哪里?”艺伎问。
“咱叫安思顺,来自幽州。这是咱的侄子庆宗。”安思顺抱拳行礼,说。
艺伎笑了起来,说:“那一定是去天姥山了。”
“你怎知道?”庆宗惊诧地问。
“天姥山上有神仙,神仙手里有天书。这谁不知道?”艺伎说。
“天姥山真有神仙吗?能不能给咱讲讲?”庆宗惊喜地问。
“侬把房钱交了,我到房里慢慢讲给侬。”
安思顺忙付了银子,叔侄俩在艺伎的搀扶下,上楼去了。
歇息一番,艺伎陪庆宗下楼吃酒。
此刻大厅里红灯高挂,灯火通明;丝竹舞曲,撩人心弦。安思顺已经在吃茶,见庆宗下来,忙唤上茶桌。
茶博士蒲儿将茶桌端来。艺伎为庆宗斟茶。
“什么茶?这样香?”庆宗品了一口,赞叹说。
“剡溪茗哩,天姥山上的茶哩。”艺伎说。
“神仙吃的茶?”庆宗问。
艺伎哈哈笑了起来。
这时,张小敬、火拔归仁从外面进来。庆宗诧异地看着他们。
李璘在角落里正自斟自饮。张小敬对李璘低声说着。
李璘点点头,起身而去。庆宗发现,李璘是个跛脚。
“原来是个跛脚。”庆宗轻声说。
“可在炕上做事,不妨的。”艺伎笑着说。
庆宗会心地笑了。
鼓乐声起,艺妓们舒袖曼舞,顺河坊热闹起来。
夜里,思顺向艺伎问明了去天姥山的道路。次日,天还未亮,叔侄两人乘小船,沿着桃花溪,往天姥山而来。
船到刘门山村时,已是辰时。放眼望去,刘门山村,依山而建;石墙草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船到惆怅桥,船家驳船靠岸,安家叔侄走下船来。穿过薄雾缭绕的街道,再过迎仙桥;沿着一条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