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便是黄巾起义,从此以后天下没有太平。
到时候粮价绝对会涨上天,现在二百钱一石,以后甚至二万钱都买不下一石。
雁门郡,山多田少,养五十万百姓已经是朝廷时常援助的结果,断然没有多余的粮食卖给他。
整个并州,只有太原上党的粮食能供给四方。
今年中原粮价上涨,再加上上党距离定襄路途遥远,损耗太大,远不如从太原买粮来的划算。
况且粮食作为硬通货,一般人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太多粮食,就是买到粮食,也难以带走。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买粮渠道,自然不会放过。
“无需考虑,本将心意已决。”
李立一挥手,左右军士搬来数箱金银财物。
“这事情若是办成,这些钱都归先生所有,若是办不成,导致我军粮草不足,那南下之事......”
李立没有多说,但太原商人秒懂。
此时,他望着躺在胡椅上的李立,心中五味杂陈。
对方找他买粮,算是找对人,还给他送礼,也显得极为上道。
可惜,这是强制性的买卖。
不等他回话,李立又道:
“先生,如果您感到为难的话,可以回去慢慢考虑。”
“不过是几石粮食,我在定襄慢慢筹备,也是能筹齐的,只是这时间嘛......”
“将军,可以筹齐,可以筹齐。”
本来还想讨价还价,对方直接拿他软肋威胁。
本来说好的一次付款,全军出发。二次付款,兵临城下。
没成想,对方忒不讲德行,居然说话不算话。
反而再次谈起条件,无奈上面人着急,只好答应。
“将军您先出发,等到雁门城下,粮食便可筹集完毕。”
“好,先生果真敞亮。”
“来人,将这几箱俗物送到先生营帐。”
李立大喜,赶忙上前拉着太原商人的手,意味深长道:
“想来以先生之高义,自然品白行洁,断不会以次充好,新粮里面夹陈粮糠皮,玩那种榆木弄珠的把戏。”
商人脸上笑意凝固,陪笑道: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
一番宾尽主欢的饭局过后,商人带着几箱钱财回到营帐。
等众人退下,三老满是不解。
“主公,存点粮食是好事,有备无患,可存太多也吃不完,怕是要浪费。”
“今年大汉干旱,咱们并州还好点,有两山河水,不至于太难。”
“可中原大旱,如今天下粮价虚高,现在买粮,怕是划不来。”
三老的疑惑,正是关羽张辽的疑惑,两人不解看向李立。
“现在粮食贵,冬天以后粮食更贵,今年粮食价格上浮几层,明年怕是要浮上几倍。”
“六千三百金,买不到三十万石粮食。这点东西送来定襄也就能剩下不到二十万石,勉强够上万士卒一年之用。”
李立顿了顿,继续道:
“以如今的天下,你们觉得还能太平多久?”
“大哥以为,天下会乱?”
张辽眉头微皱。
“中原只是遇上天灾,挺过去便安全。以朝廷的体量,这点事情应该是可以解决。”
“天灾不可怕,才能死几个人,就怕之后的人祸啊。”
李立看向关羽。
“这一点,二弟应该明白一点。”
“大哥所言甚是。”
关羽眼神阴翳,沉声道:
“某自河东流浪在外,见过百姓为半块面饼打的鼻青脸肿,也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