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飞走后,接下来几天,李立整备军队,成立李家铁骑。
报名之时,只要是男丁,无论胡汉,只要能喘气的都想参军。
要是以前,当兵是最低贱的行业,除非活不下去,否则没几个愿意参军。
可惜,李立给的太多!
这一仗打的,直接给部落中打出几十个富户来。
一波肥,人生少奋斗30年,试问谁能扛得住。
在剔除一部分人后,挑选出一些匈奴精锐,剩余则挑选汉人,成立一支胡汉并存的骑兵。
在大军建立第一天,李立便公开告诉诸多匈奴士兵,谁若是立功,便能晋升汉人,享受汉民待遇,家人也可进入汉人区生活。
此言一出,匈奴士兵忠诚度再次升高几个档次。
六月很快过去,短短时间,进入七月。
军队大营,李立驾驭马匹,随着众将士骑射训练。
“射。”
李立弓箭射向一只大鸟,随后箭如雨下,大鸟被万箭穿心,扎了个透心凉。
这时,三老来到附近。
“大目,你去带领大家训练阵型,我去去就来。”
安排完众人,三老走上前抱拳道: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令出箭发,算是一支合格的骑兵,比之匈奴骑兵,更胜一筹。”
“不过......”
义老有些犹豫,李立沉声道:
“但说无妨。”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眼下还好说,可若是他们人数一多,怕是要噬主呀。”
“君不见,匈奴乌桓享有大汉二百年恩泽,朝廷待之甚厚,可如今他们强盛之后,反叛之意昭然若雪。”
“义老多虑了,以后有汉民多起来,吾必会大幅减小军中匈奴人数。”
李立说着,幽幽叹道:
“况且军中征战危险重重,谁能保证他们能活到最后......”
冰冷的语气,仿佛来自幽冥,让人凭空生出一股寒意。
三老紧了紧衣袖,只敢秋天来的太早。
“主公知晓便好,主公知晓便好。”
“义老还有何事,一般在这个时候,您可不会主动来校场。”
三老抬头看了眼前方骑兵小声道:
“这几日训练将士消耗很大,肉倒还好说,羊多的是,能坚持很久。可是粟米和麦子只够三天用量。”
“这个部落的黎粟如此之少,才几天居然见底了?”
李立有些疑惑。
不同于鲜卑人生长在草原,庄稼难以存活。南匈奴和乌桓自从投降大汉以后,便开始半农半牧的生活。
不过,在两族弱时,大汉处于强盛。
如今大汉衰弱,两族却汲取着大汉肥沃的土地,依靠种田发展起来,怎么也不可能吃几天就见底。
“没办法,连年天灾,汉人种田尚且不足以活命。这些牧民粗耕之下,收成更少。咱们不好过,他们也不好过呦!”
三老连连叹气,对这天灾既痛恨,又无奈。
“部落中的金银细软全部整理出来,看能否去附近县城买些粮食。”
“就是买到粮食,也是坐吃山空,撑不了多久。”
“先解决燃眉之急,再谈其他。”
李立目光一凝,望着前方三百人的军队一阵出神,沉默半响,才轻轻一叹。
“看来,是时候弄一块稳定的地盘了。”
......
定襄郡,治善无,其下共有五县,
其中有一县,名曰中陵县。
陵县位于定襄郡以南,也是离李家村最近的一座县城。
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