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坐到小厅的时候,账房已拟好了文书,佟掌柜递给顾月让按指纹,顾月却拿起来快速浏览。
佟掌柜露出惊愕的表情,但转瞬即逝。
顾月对此并没有异议。
毕竟方子卖给人家了,自己不能再卖也不能教会别人,但可以自己做着吃。
顾月感觉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便拿笔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一式两份,顾月把自己那份收起来。
“这道菜呢?”
“还按五十两,可否满意?”
顾月点点头,“就这么来吧。”
两个五十两一锭,两个十两,四个五两,十个一两,也是很贴心了。
“这个给小公子带着。”
佟掌柜推出一套文房四宝。
顾月确实需要这个,便没有推辞。
“肘子的账我结了吧。”
“不值钱的东西,拿回去尝尝。”佟掌柜一副乐呵呵的样子。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顾月拿着第一桶金,喊上儿子,回家去了。
岭西村的百姓没事就喜欢聚在村口的大槐树下“侃大山”,今天也不例外,口中的对象正是顾月。
“我看见响儿媳妇天天往镇上去。”李家三婶说。
李家五堂嫂也不甘落后,“怕不是耐不住寂寞要跑了吧!”
“嘿,净胡说,人家赚大钱来。”李老头隔壁的王婶一言道明真相。
“李五天天给人家往镇上送,卖吃的嘞。”
“今清早李忠和媳妇推着车似乎也是去镇上了。”
远远的,一个瘦小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线里,身后跟着同样瘦小的少年。
待到跟前,众人全部噤声。
顾月一个个望去,都在对她打量。她便一个个回望过去,点头示意,众人便一一收回视线。
顾月越过她们,身后寂静无声,她知道,她们在对她行注目礼。
果然,不出五步,身后又继续传来比之前更盛的议论声。
顾月猛地回头,声音又瞬间消失。
“哈哈哈……”顾月大笑。
庭玉一直望着顾月,今天的娘居然有种俏皮的感觉。
天色尚早,顾月没有去接娇娇。
让庭玉梳洗一番,带着一刀肉,一份肘子,和其余五样拜师礼,直奔村东的学堂。
村东越往里走,住户越少,一座青砖房子映入眼帘,时不时的传来读书声。
正对大门的迎碑墙上写着大大的静字,朗朗读书声时不时的传出门外。
转过迎碑墙,一丛翠竹被围在了墙内。
打开的窗户,恰巧可以看到读书的学子。
学堂夫子姓李,名子君,也是秀才出身,岭西村人士。
为了照顾生病的老母,没有继续考下去,教着启蒙的学子绰绰有余。
就连邻村的孩童也有来这儿读书的。
顾月带着庭玉在教室门一侧等。
夫子看到他们一时有些惊讶,随即便走了出来。
庭玉和顾月齐齐行礼。
“夫子。”
“是打算进学吗?”
李夫子一身青色长袍,满脸温润,看向庭玉的目光饱含爱意。
顾月一脸莫名,又以为夫子知道庭玉的聪慧。
“是的,夫子。”
李夫子带他们进了一间自己待客的屋,里面设施简陋,但也桌椅齐全。
一个屏风隔开内外,大概里面是夫子临时休息地方。
李夫子随手一指,“坐吧。”
顾月坐在下首,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