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
相传,人们会点一盏河灯,去追忆那些心头未了的事,怀念那个不再出现的人...
“外婆,妈妈真的会看到,我想对她说的话吗?”
写有小秘密的河灯,宛如盛开的荷花随着河波起起伏伏,而四岁的余窥荷忍不住心里的好奇,睁大水灵灵的眼睛向身旁人问道。
“嗯,她会看到的。”
身旁人沉默半晌,才对着小女娃笃定道。
微风吹来,河灯随着河流飘向远方,身旁人深深看了眼越飘越远的河灯后,才深呼一口气,抱起了地上小人,将她的脑袋深深埋在了小人脖子里面。
忽然之间,只觉得脖子上传来点点清凉。
但怀里的小人儿却假装不懂,笑嘻嘻对着抱起她的人,问这问那,一副天真烂漫模样…
外婆说,放河灯,放一丝祈福,放一纸思念,
外婆又说,人间的河与丰都鬼城相连,人们把对死去亲人的思念、以及想说的话,都通过河灯,带到阴间...
而老师却说,放河灯的习俗源于松花江,因为在远古时期,松花江曾存在一种职业,叫做放木排。
松花江水自长白山顺流而下,两三人站在捆成一排的木筏上,顺着河流的推力来运送木材,从上游河流到下游河...
江道上地势险要,水流时急时缓,如果遇到暗礁,便是九死一生,许多人为了生计去冒险,却从此再无音信,所以,放河灯的习俗就此传下来了。
不过,余窥荷却更愿意相信外婆说的。
因此,每年的中元节,她都要在水边放一盏河灯,希望能让某些人得以托生,也顺道解解她的思念…
今日,又到了一年一度中元节。
立在灯里的蜡烛,在夜风的吹拂下越来越旺,远远望去,宛如夜空里流动的银河,美的让人不能呼吸。
余窥荷俏立在苍河边,望着这一盏盏的形状各异的河灯出神,
那千万盏河灯,摇摇摆摆地,在水中打了个圈,稍作停留后,最终缓缓往同一方向流去…
此情此景,使她的心情也跟着低落了起来。
“真的连往丰都鬼城吗?”
她望着一盏接着一盏的河灯,低声喃喃道。
烛火跳跃,映照着她忽明忽暗的脸,双瞳剪水,宛如黑夜精灵般夺目。
“孤魂飘荡不记秋,暴露真形谁与收,节界三元不济世,时逢佳境少追修.....”
道士诵经的声音悠长而庄重,余窥荷跟着放河灯的村民,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
苍河码头边,停有一小木船,船前摆设有香案,船栀上挂着已点亮了的七星灯。
锣鼓齐鸣、道士做法、诵唱经文...
河灯悠悠,照幽冥之苦,超渡孤魂之意。
驻足在河岸边的村民,衣衫褴褛有之,腰缠万贯有之,白发苍苍有之,朱颜绿鬓更有之。
他们虽身份不同,年龄不同,但此刻皆翘首相看面前的缓缓河流,根据苍河里所放的河灯漂浮状况,判断亡魂得救与否...
看到所放河灯在水中打旋,观者满头大汗,暗急亡魂被小鬼缠住,难以安生;
看到河灯被水淹没,观者满脸欣慰,亡魂得以解脱,转世投胎去了;
看到河灯随河水流,观者难过的同时,却更多是兴奋,因为那代表亡魂到达彼岸,来世定能投个好胎...
“河水走河灯走,灯映河水亮幽幽,头仰望空中月,低头月在河中游。”
月光幽幽,人亦忧忧。
佛怜众生,不会因为一人舍弃千万人,也不会因为千万人舍弃一人。
天道轮回,生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