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厉害的人,到了父母这里,也会变得乖乖的。
二妮很喜欢在家里的这种感觉,家里的饭菜就是香,一根青菜也比外边的山珍海味吃着香。
在家才能真的吃饱,外边餐桌上有时候十几道菜可总是感觉吃不饱。
家宴是欢乐的,美味的。
奇怪的是这次父母和姐姐都没有提到那个话题,他们好像商量好了一样,他们尽力地避免谈到这个话题。
也许是想开了,也许是看开了,现在他们只想让二妮好好地吃顿饭,其他的事情已经不重要了。
杨富劳也想开了,他知道自己的女儿在操着心呢,自己是瞎操心,有些话说出来除了让二妮心里难受外,一点实际的意义也没有。
他越来越信命了。
人生在世,不过是无数机缘巧合下,产生的交错,而这些正是组成了这个人的命运,很多人控制不了,即使控制了,也保证不了它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向走。
所以,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才是一件美好的祝福。
有人挑来挑去,终于选好了一个人,打算终身为伴,但也避免不了中间出现问题,最后分道扬镳。
有人傻乎乎地选了一个人,看似百般不合适,可却携手走了一生。
这谁又说得清呢?
这几年,农村的年轻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多的改变,结婚又离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子里已经有三四个年轻人离婚了,而他们结婚仅仅三四年时间。
杨富劳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变了,他们从小娇生惯养,长大不想承担责任,即使到了结婚的年纪,在父母的催促下,草草地相亲结婚,很快矛盾就出来了,而谁又不服谁,哪有什么感情。当然,在他们眼里,自己幸福最重要,至于名声,他们已经不在乎这些了。
正是看到了太多的这样事情,杨富劳才慢慢地想开了,二妮有见识,有知识,已经超越了自己,当然比自己更懂得这些,所以,他打算彻底地闭嘴。
不管怎么样,二妮都是自己的女儿,不管她结没结婚,自己不能太自私,为了自己在村里的面子,就逼迫自己的女儿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对于自己的妻子,杨富劳知道她是啰嗦的,避免不了会喋喋不休地说这个事情,杨富劳没事就开始对妻子做思想工作,并要求她,二妮回来一定不要说结婚方面的事,说了也没用,还让孩子难受,何必呢?
在杨富劳的反复强调下,二妮妈终于想通了。
餐桌上两个孩子成了主角,二妮的无处安放的爱也都放在了两个外甥身上,给他们夹菜,跟他们聊天,孩子是这个世界的天使,他们能治愈成年人的心伤,所以爱跟孩子在一起的人,大概都是有心伤的人吧。
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允敢面对,他们比大人活得直接,活得通透。
大人都想变成孩子,孩子却想变成大人,他们不知道,越单纯越快乐,而越长大越孤单,所以大人们往往又不快乐又孤单。
人越长大越不愿意回家,而又盼望吃上一个团圆饭,这是多么矛盾的事情,其实二妮这次回来就是想跟爸妈吃一次饭,至于衣锦还乡的那种快乐,她是没有的,很多事情,她感觉是没有必要的。
衣锦还乡的快乐是肤浅的,只能带来非常短暂的快乐,而二妮早已经过了那个阶段。
亲戚朋友们的溜须拍马,她早已经见到了太多了,已经免疫了。而农村的那种笑你无恨你有的心理,二妮是最懂的,她也不愿跟他们一般见识。
现在的农村过年早已经成了大型的攀比现场,挣到钱的趾高气扬,没挣到钱的垂头丧气,在他们眼里,在外边打工的好像只有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