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个信号)。大家都知道仁曦太后坐起来了,开始下地,门口值夜的两个宫女这才开始放其他的宫女迈进寝宫门坎,值夜的宫女连同当天当值的宫女齐齐整整地向寝室里请完跪安以后,便去忙各自的职守。先进寝室去的侍女是司衾的,给仁曦太后叠好被以后。跟着用银盆端好一盆热水,仁曦太后敷手洗面完毕,坐在梳妆台前,由侍寝的宫女给轻轻拢拢两鬓,敷上点粉,两颊、手心抹点胭脂,然后才传太监梳头。
梳头对仁曦太后来说是一件非常正式和隆重的事,因为仁曦太后生性刚强,讲求整洁,决不肯让底下人看到她蓬头垢面的样子。
这时,负责给仁曦太后梳头的刘晟印已早早的在寝宫门外恭候。
到现在七八年过去了,来伺候仁曦太后梳头,给仁曦太后当这份差的,只有刘晟印,从来也没有别人替换过他。
刘晟印是现下宫内最为得宠的老太监,他温和、驯顺、斯文、有礼貌,永远从他的眼角皱纹里透出和乐的笑意来,伺候人不愠不躁,恰到好处,让被伺候的人感到很舒服。所有的宫女们跟他都很亲热,诚心诚意喊他一声“刘大叔”。他经常给宫女带些针针线线的东西,这是宫女们所缺的,但他不是给一个人,谁用都行。宫女们见他面有时给请个安,问他句吉祥,他总是很谦和地还个礼,不管对谁。仁曦太后知道他的人缘好,常说:“下去,让她们给你沏口茶喝吧!”这可是天大的脸,能让宫女赏茶,在宫里这是极体面的事。遇到这样的时候,刘晟印连连地请跪安,嘴里连说:“奴才不敢承受,奴才不敢承受!”仁曦太后越给脸,刘晟印便越是谦虚小心,这是他长期得宠的原因。
宫女给刘晟印掀起宫门的帘子,刘晟印头顶黄云龙套的包袱(里面是梳头工具)走进来,双腿向正座请了跪安,把包袱从头顶上请下来,向上一举,由宫女接过来,然后清脆地喊了一声:“老祖宗吉祥,奴才刘晟印给您请万安啦!”侍寝的宫女在卧室里喊了一声“进来吧,刘晟印!”。这是替仁曦太后传话,也是特别开恩,因为太监经常能进皇太后寝室的,刘晟印算是独一份了。
今天不同的是。跟着刘晟印侍候梳头的,还有二总管李锦泰。
刘晟印进屋后磕完头(太监们早晨第一次见太后多数人都磕头,表示尊敬),打开黄云龙套包袱,拿出梳头的簪子、梳子、篦子等工具。开始给仁曦太后梳起头来。
“刘晟印,你在外头听到什么新鲜事没有?说给我听听!”仁曦太后今天显然心情很好,随口问道。
刘晟印早就预料到有这一问,于是将自己编造的那些龙凤呈祥、风调雨顺的故事,一个接一个说给仁曦太后听。说得仁曦太后眉开眼笑的,听得宫女们也忍不住发笑。
李锦泰在一旁小心伺候着,心中对刘晟印佩服不已。
“前天粥厂传出这样离奇的事儿,顺天府管事的去看放赈发粥的情形。先到南城粥厂看看,看见一位老太太,干干净净一身旧棉袄棉裤。蓝布的颜色都洗成白地了,衣裳上的补钉补得整整齐齐的,身上不带一点尘土星儿,身板挺硬朗,在那儿排队打粥。顺天府的管事的也没理会,等转到德胜门的粥厂一看,这位管事的可就愣住了,又看到这位老太太在这儿排队打粥呢。因为这位老太太特别显眼,管事的不注意也得注意,私下问粥厂的当差的太监人。这位老太太是左近的人不是?天天来不?粥厂的人说,十天八天的来一趟。顺天府管事的人说,‘要好好伺候老太太,这是位活神仙。我刚在宣南粥厂看见她了,我骑马来的,一路小跑到了德胜门,可她能走在我前头,这可不是凡人。’您看!老祖宗办粥厂,恩德感动了天和地。神仙也‘赶会’来了!”
刘晟印一面给仁曦太后梳头,一面慢条斯理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