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五百一十七章 帝师阴招

第五百一十七章 帝师阴招(3 / 4)

其有所为有所不为,心性光明磊落,确是难得的义士良将,臣恳请皇太后赐不吝之赏,使朝廷得有用之臣,则国家幸甚!天下万民幸甚!”

李绍泉说着,拜伏于地,连连叩首道。

“列位臣工,可还有什么话要说么?”仁曦太后扫视众臣,问道。

翁叔平眼见身为军机大臣的景廉也在这场交锋中一败涂地,不由得焦急万分,正待向自己的门生监察御史孙黎辉使眼色,却不料仁曦太后向他问道:“翁师傅,你是不是有话要说?”

“回皇太后的话,臣确是有话要说。”翁叔平听到仁曦太后点了自己的名,心里一沉,他明知按他的计划,现在不是他发言的时候,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迈步出班。

他知道,林逸青归国一事,今日已成定局,翻是翻不过来了,但他一定要想法子将朝廷给林逸青的好处降到最低才行!

“翁师傅有什么建言?”仁曦太后看到自己那天苦口婆心的那么点拨了一番这位和小皇帝亲如父子的帝师,可他还是要出言反对,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叹息。

“启奏皇太后,臣以为,李制台所言甚是有理,朝廷对林逸青当予以封赏,以嘉其忠义之行。”翁叔平以退为进,拿出了自己的杀着,“不过,老臣以为,林逸青归国之后,当参加科考,求取功名,以为晋身之阶,方可授以官职。”

“翁师傅是说让林逸青参加科考?”仁曦太后没有想到翁叔平竟然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不由得一愣。

“回皇太后的话,正是如此。我朝开科取士,乃国之根本,林逸青虽有削弱日俄的大功,却身负日本叛臣之名,若直接诏其来京就职,必然惹得列国议论,而其以白身入朝,天下士子闻之,恐生不平之心,是以不如让其归国后参加科考,走科举正途,一可显示朝廷海纳百川之胸怀,嘉纳忠臣义士之德意,又可平息外间物议,堵日俄两国之口,安天下士子之心。”

“翁师傅说的倒也是。”仁曦太后显然被翁叔平说动了,“只是,这林逸青的文才,只怕不如将略罢……”

“启奏皇太后,有道是真金不怕火来炼,林逸青既为林文忠公之后,虽幼时流落海外,未在天朝受圣学之教化。然萨人首领西乡隆盛是日本有名的才士重臣,学贯东西,林逸青在日本追随西乡隆盛,学问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其回国参考,必能高中,这样朝廷封赏有名,日俄纵然不满,也说不出什么来。”翁叔平说道。

听到翁叔平说出这一大堆话来。李绍泉明白了翁叔平的用意,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冷笑。

看样子,翁叔平为了阻止林逸青归国,下的功夫还真是不少呢!

李绍泉知道翁叔平此番建言的用心:林逸青虽然能征惯战,但毕竟是一介武夫,作八股文章的功夫肯定是不行的,让林逸青回国参考,摆明了是要林逸青的难看,借此机会不给林逸青入朝为官的机会!

更何况,就是林逸青的学问够用。他翁帝师主持闺试,又和皇帝亲如父子,不让林逸青高中是根本没有问题的!

“李制台,你觉着翁师傅的建议如何?”仁曦太后向李绍泉问道。

“回皇太后的话,翁师傅所言……甚是,臣附议。”李绍泉明白仁曦太后在心里可能已经认同了翁叔平的建议,便干脆表示了同意。

不管怎么说,他今天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只要林逸青能够堂堂正正的回国,参加科考这些事情。都可以先放下!

实在不行,大不了不走科举这条路罢了!

“宝中堂,你觉得呢?”仁曦太后向军机大臣宝君问道。

“臣附翁师傅之议。”宝君哑着嗓子恭敬的答道。

最新小说: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五代风华 状元郎 神话版三国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