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三百三十七章 儿玉参谋长

第三百三十七章 儿玉参谋长(2 / 4)

美子知道明治天皇在说什么,正是那一年,日本的年号从庆应改为明治,9月8日这天开始,成为明治元年,定下了一世一元制。即一代天皇,只用一个年号,今后不可擅自变动。

就在这时,鸟羽、伏见之战失败的幕府军随德川庆喜逃回江户。官军追进江户城,成立了一个新政府。以会津为首的东北诸藩,抵抗了一阵官军的进攻,但不久就投降了。北海道虽然仍有小股拥幕力量困守孤堡,但东北基本已经平安,新政府的基础,已固若磐石。

那时明治天皇接受西乡隆盛、岩仓具视等维新派人士的建议,决定把国都由京都迁到江户去。那里才是日本真正的中心,江户后来改名东京,而从前的将军府邸,则扩建成为了新皇宫。

迁都到江户,在当时的日本是了不得的大事,日本近代的历史,也因此改变。

“当时迁都江户,是西乡卿和岩仓卿还有伊藤卿的决定。”明治天皇说道,“这在当时是英明无比的决定,虽然朕的心里,是不愿意离开京都的。”

“臣女那时和陛下一样,心里也是不愿意离开京都的,但是,在当时迁都东京,却是十分必要的,不然的话,不足以显示陛下君临天下啊!”

明治天皇点了点头,他明白皇后的意思。在整个德川幕府执政的数百年间,天皇受到幕府的监视,一步不能离开京都。甚至连皇宫也不允许出,长年累月就生活在不足一平方日里(1日里约等于3900米)的圈子里。

有这样一个故事:后水尾太上皇想去参拜山城、大和神社佛寺。配备在禁中的武士高木伊势守提出了异议:“请先报告幕府,征得同意后,您再去。”

太上皇大怒道:“我又不是去策划坏事,不过是想去寺庙朝拜。太上皇希望这样做,却遭到臣下的阻挡。实在太无理了!”

“臣下不懂得深奥的道理。只是领受了关东(即幕府)之命令,一定要保卫皇宫。如果太上皇要强行外出,臣下只好挡住去路阻止您。万一您仍要破坏规定外出,臣下不惜甘冒逆贼的恶名,也会朝着御辇射箭!”高木说道。

听到高木如此说,太上皇没有再往下说。天皇也罢、太上皇也罢,三百年从来没有出过宫门一步。如今江户城回到皇室手中,明治天皇就是要借迁都之机。明明白白向国内外昭示:日本国的天皇重新君临天下了。

“臣女现在还记得,当时迁都的盛况,真是壮观呢。”一条美子回想往事,感慨道。

当时大队人马沿途过大津、草津;越水口、铃鹿;经四日市、桑名。在当到达见阪时,天皇下轿稍事休息。他眺望远方的大海,深有感触地说:“这就是太平洋吗?”

对于明治天皇来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大海。

曾目击这次迁都盛况的一位外国人,留下了生动的描述:

“明治元年11月。整个皇室和他们的护卫部队以及仪仗队伍,沿300英里长的东海道从容行进。这是日本历史上队列最长,而且最为壮观的一次行军。在朝廷人马所经过的每一里路上,农民在大道的拐弯处膜拜顶礼。11月26日,是明治天皇16岁生日后的23天,天皇御驾进了江户城,有三个西方人在现场观看。明治天皇乘坐一顶黑漆大轿,轿顶有一个金鸟。头和身体像是孔雀,尾巴像是雏鸡的尾羽,呈扇形向上方张开。象征永存不朽。皇族约60名轿夫和卫士,穿黄色丝绸长袍,戴着小巧的菊花形耳环,随从大队而行。在队伍前边,三名老年京官对密集的人群扇着扇子,大声吆喝,为御驾开道。人群像潮水似地在大道两旁此跪彼伏,叩头触地,直到队伍过完为止。”

御驾抵达东京的第十天,对全城市民赏赐御酒。当时全城八百零八条街。分为大、中、小

最新小说: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五代风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状元郎 神话版三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