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二百五十五章 被人当枪翁侍郎

第二百五十五章 被人当枪翁侍郎(1 / 2)

尽管这场左、李之争的表面始终没有浮现出胡雨霖的身影,但左季皋之所以敢于如此打保票,因为他在十余年的交往里对胡雨霖的能力已经深信不疑,他把筹钱之事信任地交给了胡雨霖。

甘肃新疆协饷历来是大乾朝财政支出的一个大头,在韶光年间,甘新协饷每年达404万或415万两,几乎占国家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一,除留抵外,每年实拨银300多万两。而镇压长毛教匪和赔款耗费了政府大量库银,左季皋西征前,协饷制度几乎名存实亡了。到显凤年间,甘新协饷屡次裁减核扣,大幅度下降,减至302万两。彤郅初年,每年实拨到新疆的经费仅44万两,而且常常拖欠。在每年应拨甘新协饷中,两江60万两,浙江144万两,广东84万两,由于年年拖欠,成了一大笔空有其名的财源。光旭元年年底,各省关积欠协饷已达2740万两,相当于3年的应协款额。

左季皋在胡雨霖的提醒下,弄出的办法是举借外债,这当中的灰色地带是巨大的,谁也无法知道胡雨霖在外国银行和政府间来回操办此事的具体细节,即便他严格秉公办事,作为胡雨霖政治投资的回报,左季皋也会主动在每笔业务里留出相应的好处给他的这位盟友。

在胡雨霖的多方活动下,光旭元年到三年,借款340万两,四年至六年406万两,七年至八年100万两,总计达846万两。在左季皋西征所借的全部债务里,外债占18.38%,内债占14.85%,内外债共占左季皋所掌管的西征军费收入32.85%。

即便如此,左季皋所倾情出演的这幕“西征新疆,恢复故土”的大戏,因为“饷绌”的关系,还是有唱不动的危险。

想到左季皋竟然把筹饷的主意打到了对手林义哲的头上,曾伯恒可以说既惊且佩。

这样的事,也只有他左季皋想得出来,干得出来!

曾伯恒至此方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在林义哲去世后,左季皋竟然还千里迢迢的送来了一副情真意切的哀悼挽联,对林义哲的英年早逝痛惜不已。

原来是因为这钱的关系!

在左季皋看来,现在接手船政的丁雨生,很可能也接手了林义哲留下的同海外殷商及欧洲钱商的关系,因此在户部积欠船款多年的情况下,丁雨生还有银子造舰!

丁雨生不肯将船政的余银助协西征军饷,明显是要接着和林义哲一样,不卖他左季皋的帐,左季皋怎能忍受呢?

“老亮稍安勿躁。”曾伯恒想了想,说道,“你要是上折子参劾丁雨生,便是明说是你老亮在背后向船政要银子了,恐怕不妥。”

“那元符你说怎么办?”左季皋愣了愣,立刻问道。

“这事儿,只怕还要着落在户部身上……”曾伯恒上前凑到左季皋耳边,轻声的说了几句。

“元符所言极是,户部去和海署交涉,要比我这里上折子好得多!”左季皋连连点头,和曾伯恒相视一笑。

京城,总理海军事务衙门。

翁叔平一大早便乘了轿,急急忙忙的来到了海军衙门。

那天在收到了船政大臣丁雨生的复电之后,翁叔平一连数日气恨难消,正没奈何处,却接到了陕甘总督左季皋发来的电报。

左季皋这一次的电报里破天荒的没有谈“西征饷事”,只是在汇报了各地缴款情况之后,加了一句“西征事急,船政当缓,如何撙节,可商之海署”的话。

这句话虽然不长,但翁叔平一下子便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他明白,这是左季皋在点醒自己。

想到自从海军衙门成立以来,大量的款项进出都不经过户部,翁叔平禁不住心中怒气

最新小说: 状元郎 五代风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神话版三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