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山,无论大海多么汹涌澎湃,永远都是归然不动。
他坚信,登天路绝对不会难倒他。
就这样静坐了一盏茶时间左右,姜禹心如止水,面相平静,他就像是一个隐世的高人,气质内敛,与天地相合,如果一个人站在他的面前,闭上眼睛的话,根本就感受不到他的存在。
“咦?”一边的唐北瑶突然诧异了一下,因为就在刚才,她感觉到姜禹消失了,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姜禹还在身旁,几乎就要以为产生了错觉。
她暗暗吃惊,不知道姜禹是进入了一种怎样的状态。
其实,这种状态就是无欲无求,什么是无欲无求?那就是死了,只有死亡,才会无欲无求,否则活着,那就是一种求,这是求生。
当然,姜禹没死,他这是一种玄而又玄、说不清道不明,非生非死,无相无我的境界。
在这样的境界之下,他隐隐感觉到,体内的阴阳之气似乎找到了什么共同点,将要融为一体,但他又觉得差了一些什么明悟。
而且,他在天冥剑典之中,领悟二师兄石长青的剑意,也似乎有了什么明悟。
“无我,无我,无我……”
姜禹心里低语,但总觉得差了些什么,似乎就差一层窗户纸还没捅破,但这窗户纸,有时候就是天渊,若是不能明悟,始终不会有所进步。
“长青的剑意是唯我剑意,这小子,不会是要领悟无我剑意了吧,唯我和无我,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截然不同……”天冥剑典暗暗吃惊。
“对了,这小子是七窍玲珑心,天生亲近万物生灵,很有可能真的会领悟无我剑意,不得了啊不得了啊,老头子真是收了个妖孽的徒弟……”
“不对,我那么早下定论做什么,这小子还不一定能领悟呢,这世上有千万种剑意,但其中能领悟无我剑意的,古来罕见,屈指可数……”
姜禹并不知道天冥剑典的吃惊,他沉浸在一种奇妙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称之为顿悟。
在这个世上,无数的修道者都希望能够进入顿悟,一旦进入顿悟,智慧通彻,心神纯净,很容易就会想通一些修道的大难题,有些人就是因为进入了这样的顿悟之中,鲤鱼化龙,从今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前途无量。
不过顿悟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万中无一,很多修道者一辈子都无法进入这种顿悟的状态之中。
这样的状态,宝贵之极,一个修道者能出现这样的一次顿悟,堪称是上天眷顾。
此时此刻,姜禹无欲无念,周围的一切声音都离他远去了,他什么也听不到,什么都感觉不到,就像一座雕塑一般坐在那里,对周围的一切都感知不到。
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在领悟,在思考,在印证,在推论。
“阴与阳,生与死,物极必反……”
“阴的极致就是阳,阳的极致也是阴……”
“死的极致就是生,野草枯萎,待得春季轮回,又会重生,如破后而立,如涅槃重生,生与死没有终点……”
“混沌分化阴阳,阴即是死,阳即是生,生与死无始无终,阴与阳相生相克……”
“差了什么,到底差了什么,阴阳之间最关键的究竟是什么?只要能够领悟,我一定能融合混沌妖丹,到底是差了什么……”
良久,姜禹从顿悟的状态中醒来,每个人能够顿悟的时间有限,最终,他还是没有能够想通阴阳之间的关键。
但如果让人知道,他顿悟的时间,足足长达一个时辰,绝对会惊呆无数人,即便是清风观中的那些大人物,也会大吃一惊。
因为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