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到皇甫恪军中去,问问他是否还有意归顺我大燕,从前谈的条件,一律照旧!”
“将军,将军不是欲杀此贼吗?”
一名裨将对此大为惊异,孙孝哲从来都是睚眦必报的,如何竟对这出尔反尔的皇甫恪网开一面?
孙孝哲却冷眼反问了一句:“谁说我不杀此贼了?”
顿时,在场的人都明白了孙孝哲的意图,皇甫恪不降则已,只要他敢降,孙孝哲一定收拾的他后悔做人。
“估计皇甫恪不会轻易归顺的,至少在绛州战事初露端倪之前,他未必会答应。”
“敢问将军,绛州之战,我军如何应对?”
在场的都是孙孝哲的心腹,都知道孙孝哲和史思明向来不睦,如果帮了绛州的史思明部,岂非为他在河北道的不利局面做了开脱?
“看着,给夏县,垣县的将校传命,没有我的命令,不住他们妄动一兵一卒。”
在孙孝哲看来,盘踞在绛县的人马虽然不是史思明的精锐主力,但毕竟也是从范阳南下的老军,都是百战之士,再不济,也不可能败给人数与之相当的,神武军。不管神武军在唐朝内部传的多么多么神气,他们究竟是些几乎没上过战场,甚至连血都没见过的生瓜新兵。
双方实力对比之下,孰优孰劣,岂非一目了然?
如果这都让秦晋侥幸获胜,除非猪会爬树,公鸡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