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乱唐 > 第二百七十四章:妄议储君位

第二百七十四章:妄议储君位(2 / 3)

也绝非心思迟钝之人,又如何能不明白范长明的所指。

现在的天子,处境自然与一年前大大不同。安禄山起兵,朝廷大军连战连败,先失河北,再失河南,甚至连东都都陷于贼手,无论朝廷抑或是天子本人的威望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挫。然则,这并非是谷底,因“厌胜射偶”而起的兵变,则几乎让天子的威信损失殆尽。

瞬息之间,杨国忠只觉眼前一亮,但心头却猛然一沉。

亮的是他终于清清楚楚的明白了天子的处境与心思,沉的则是他赖以依靠的天子竟然只是在勉励支撑,外强中干。

天子迟迟不提废立太子,原来并非全然是在忌惮某个人,而是在积蓄足够的力量与威望,以期能在废掉李亨以后,有足够的实力来选择他所属意的人选。

不知不觉间,杨国忠已然被冷汗浸透了袍服。

范长明见杨国忠久久不说话,便又说道:“现在秦晋离开了长安,对相公而言,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何以见得?”

杨国忠自觉思维有些混乱,竟跟不上范长明的节奏了。

“秦晋在时,天子对之深为忌惮,必然倚重于相公与之对抗,或许假以时日再进一步也未可知。只可惜,可惜啊……”

对此,杨国忠则摆手道:“秦晋这竖子在京一日,杨某就如芒刺在背,他走了不是坏事。”

“秦晋走了的确是好事,但对相公而言却绝非仅限于此。”

范长明打哑谜一样说话吐一半留半截,让杨国忠很是不耐,便不满的催促道:

“有话一并说完,如何吞吞吐吐的!”

“是!”范长明躬身又道:“如此,天子才会将废立太子提上日程,相公才可以影响储君的人选啊。以范某看来,天子所钟爱的皇子,至少有两位,一则是荣王李琬,二是永王李璘。”

杨国忠点点头,的确如此,天子在诸子中确是对这两个儿子颇为偏爱。仅从授予他们的官爵上就可以窥得一二。比如荣王李琬,早在开元十五年就获封京兆牧,遥领陇右节度大使,开元二十三年又加开府仪同三司,天宝元年再授单于大都护。在安禄山造反以后,天子又以李琬为兵马大元帅,高仙芝为副帅。

如此种种,都足见天子对这个儿子的钟爱。可还有一个问题,李琬的身体不是很好,去岁领大元帅后卧病在床差点一命呜呼,今年开了春以后才逐渐好转。在天下大乱的紧要关头,立储君的原则一定是在成年皇子中尽可能选身康体健的。

“范长明,妄议太子废立,你就不怕死吗?”

不过,杨国忠却板起脸来对范长明加以斥责,并未接着他的话头说下去。

范长明哈哈大笑。

“怕,如何不怕,人哪有不怕死的。但范某这些话却都是出自肺腑为相公筹谋的啊。”

杨国忠暗暗冷笑,世人都说为他筹谋,说穿了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此时议论太子,似乎也不是一个难以触碰的话题,他的确好奇,天子属意的皇子究竟是哪一个呢?可惜啊,贵妃伺候天子十余年,竟一无所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哪怕是有个尚在襁褓中幼子,他也会不遗余力的将其推上储君太子的宝座。

“嗯,不怕死就好。”

“以范某所见,荣王李琬虽然深受宠爱,但身体孱弱多病,绝非首要人选,永王李璘虽然颇受喜爱,但身体有缺陷,也未必能够……如果以长幼顺序而论还有仪王李遂……”

范长明又将可能的人选一一罗列出来,杨国忠更是有些不耐,说到最后经都是有可能,又没可能,这不是车轱辘话,等于没说吗。

最新小说: 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远山破阵曲 亮剑:我在战场上捡属性 异界争霸之绝世召唤 大宋:梁山好汉,开局程咬金模板 战地牧师日记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抗战:从炮灰团开始崛起 双穿大唐:富养小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