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这是秦晋黔驴技穷,便做好了准备,等着看秦晋的笑话。
就在杨国忠坐等看秦晋出丑之时,秦晋的部下们却并不甚急,表面上一切如常,似乎胸有成竹一般。
果然,第二天一早,宵禁刚刚解除,便陆续有车马赶赴神武军驻地,从车上卸下来的竟是一锭锭黄金和一袋袋的粟米。
放眼望去,辕门外排起一条长龙,向南面蜿蜒,竟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架势。
“河东王家,黄金五千两,粟米百石,钱契交付……弘农杨家,钱千贯……”
书吏扯着嗓子唱出了各家的名号,以及主动借付的钱粮数目,随着钱粮具结之后,另一面则早有书吏奉上写好钱契,上面盖着鲜红的郡守印信。各家的执事家老郑重其事的将契约收好,然后带着各家的丁仆原路返回。
这些主动前来的人里,绝大多数都是长安左近的勋戚家族,且其中均有子弟在神武军中任职。最吸引他们的还是钱契上加盖的郡太守印信。官府借钱这事本身就新鲜,何况又有郡太守的印信作保。
然则,根本原因则是族中子弟的游说起了关键作用,既然有政事堂的白纸黑字,就不怕有人事后报复,他们当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将自家堆积如山的钱粮借出去,这无非是一次雪中送炭的投机而已,就算亏了本,于他们本身而言也无甚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