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乱唐 > 第六百九十九章:举荐第五琦

第六百九十九章:举荐第五琦(2 / 3)

与其由收税获利,不如将盐铁之权收归朝廷,朝廷只须向从事盐铁行业的百姓们支付一定的酬劳,于是那部分因为收税困难增加成本,而损失的大部分利润,便可数以倍计的流向朝廷府库。

李亨和李辅国都鸭子听雷一般,根本不明白秦晋口中那些难以理解的因果关系,但至少也听明白了一点,那就是这个第五琦是能人,其提出的“榷盐法”会给朝廷府库增加难以想象的收入!

李辅国到也直接,在听了个大概以后,直接向李亨谏言。

“既然这个第五琦有管仲之才,陛下何不让他做个好度支郎呢?”

这个建议正中李亨下怀,他本因为马元一事而心神不宁,是以对第五琦的“榷盐法”并无后续打算,现在经由李辅国的提醒竟有如豁然顿开一般。

李亨轻轻拍了一下御案,道:

“好,便以第五琦为户部侍郎,拜监察御史,江淮租庸使,山南等无道度支使。”

说着,李亨看了看秦晋,问道:

“秦卿以为如何?”

秦晋被李亨这一连串的加官也有些诧异,连第五琦的面都没见过,就如此加官,当真令其压力山大。不过,就实而言,经过近半年的接触和观察,第五琦本人也确实有这方面的才能,李亨能对其不拘一格委以重任,将其从一北海小吏而提拔为掌管财赋重地度支大权的实权大吏,也一定会得到成倍的回报。

“陛下明鉴!”

今日到紫宸殿有两个没想到!秦晋离开大明宫以后,心中暗暗道着侥幸。

一是卖了李辅国一个顺水人情,二是寻着合适的机会,举荐了第五琦这个有敛财本领的能吏。相信有第五琦经营江淮等地的盐税,很快便会见到成效,再有一个季度就要进入秋季,届时正是地方负责征收租庸调的日子,如此一来或多或少可以填补些因为河北河南损失了过多的户口数而造成的租庸调缺口。

当秦晋的一众部将听了他在大明宫内外的遭遇以后,也都不禁抚额相庆。

“竟是坏事变了好事,且先让那阉人多自在快活一阵!”

揭马元事件的始作俑者,杨行本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很爽利的表示,拥护秦晋的决定。毕竟秦晋与寿安长公主大婚的日子越来越近,如果在这个时候与李辅国拼的你死我活,岂非因自家的私怨而连累了他吗?

杨行本虽然性子生来有些偏狭,但也不是个心理阴暗,不择手段的人,经过数次磨难和挫折以后,其性格中的偏狭反而日渐转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股难以名状的沉稳。

原本秦晋以为杨行本的性子并不适合做独当一面的地方大吏,因而才在潼关陷落以后将其派到冯翊郡协助郡太守杜甫守土保民,后来的事实证明此人不但出色的完成了秦晋所交办的所有任务,更是决断有方,为长安守城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秦晋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尤其是今日他能大方坦然的对待家族仇人,更证明其政治上的成熟已经有了一日千里的变化。秦晋能从杨行本的眼睛里看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歉意,实际上这也大可不必。

其他人没有对秦晋那种对历史人物先知先觉的优势,自然不清楚哪些人有至祸的根子,都以为李辅国现在与神武军交好,就不宜于当此之时翻脸,反而应该增进彼此间的关系,以达到互助互利的效果。

如此一来,纵使政事堂一言九鼎的房琯凯旋归来,也很难再对神武军有实质上的制约了!

然则,那些人又何曾了解,秦晋对李辅国的忌惮和担忧并未有一时一刻的放松,现在之所以和平相处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只要再有合适的机会,他依旧要毫不犹豫的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

最新小说: 大宋:梁山好汉,开局程咬金模板 异界争霸之绝世召唤 双穿大唐:富养小兕子 远山破阵曲 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抗战:从炮灰团开始崛起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战地牧师日记 亮剑:我在战场上捡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