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定为2700万美元,占据总预算的近五分之三。
在这个费用中,蒂姆·伯顿的片酬是500万美元,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的片酬是500万美元,安妮·海瑟薇片酬为100万美元,这三位主创的片酬就占据了小半,重金之下,演员才会更加投入演出。
至于林翰这个编剧,按照好莱坞标准,也有100万美元的编剧费用,不过这也仅仅是列在计划表上的费用而已,林翰并不会拿,因为本来就是他的钱,这笔钱将作为电影的补偿资金,在需要的时候用上。
第三项,工会费用。
这是预算中一笔特别的支出,也称工会红利,是指片方每一次重复利用电影作品并从中取得收入后,需要向银幕演员工会、美国导演工会、美国编剧工会、国际戏剧舞蹈工作协会等支付的费用。
有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要向这些工会支付费用,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各类型的工会并不是拿钱不干活的,它们的存在是起到一定作用的。
比如一名编剧,当他的剧本得到的报酬远低于预期和行业水准时,编剧就可以向编剧工会求助,让编剧工会来为自己争取到合理的报酬,其他各个工会的作用也是类似的。
这笔工会费用并不多,仅仅需要200万美元,你可以将之理解为保险费用,比如《蝙蝠侠》上映后,正当权益遭到侵犯,这些工会都是要出力出人去解决的。
第四项,DVD发行费用。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好莱坞电影的收入渠道并非只有票房而已,它的收入渠道是多元的,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于DVD收入,这与美国人民的习惯有关。
当代好莱坞开发出了一套“扩窗发行”的模式,即电影沿着不同的影院、音像、电视、新媒体以及海外市场等窗口依次发行,让位居前列的窗口可以享受一定的独占期。
比如,一部好莱坞电影,会首先在电影院上映两到三个月,在电影放映期结束后,制片厂会以DVD、蓝光碟等形式发行电影的音像制品,从中取得不亚于电影票房甚至超过电影票房的收入。
在这一块,《蝙蝠侠》的DVD发行费用定为500万美元,分量颇重。
第五项,发行费用。
这项费用是支付给发行商的费用,比如现在北美市场最大的影业巨头就是银河影业,其旗下拥有数千家影院和院线,这就是渠道,想要让电影得到最大效益,就必须支付给银河影业发行费用。
这一块的费用,高达1000万美元。
第六项,则是其他的零碎费用,这一项主要是流动资金,主要预防在上面几项费用出现缺口时可以补充,预算为200万美元。
这一系列的预算做完之后,林翰也是累得够呛,感叹起做一部电影是真的不容易,但同时,林翰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他前世身为黄金配角所接触不到的。
《蝙蝠侠》拍完之后,与银河影业接洽的各种事情,林翰都一把甩给了蒂姆·伯顿,准备当个甩手掌柜。
所以,在支付了第一笔10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后,林翰就算是完事了,最多在剧本上有什么问题,蒂姆·伯顿会与他商量,其他的,林翰都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一切交由这位好莱坞的鬼才导演自由发挥。
不过,在回国之前,林翰又前往了比华利山饭店一次,约见了之前曾在圣丹斯国际电影节结识的金发青年爱德华。
爱德华是银河影业的投资部经理,林翰找他,是因为《电锯惊魂》成片出来了,需要发行方。
爱德华很爽快地赴约了,在同一家咖啡厅,林翰与爱德华就《电锯惊魂》的票房分成进行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