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拙的脚步,将嘴里叼着的海鱼放到自己脚边,接着一口吞食。
“这是小黄鱼,这次可能捡到宝了。”船长高兴的叫了起来。
“小黄鱼似乎不值钱呀!”波香卡说道。
她以前吃过,几块钱的小鱼,只有两个手指大,远不及海蟹、海虾。
“你以前吃到的应该是养殖的,自然不值钱了。”船长笑道。
韩孔雀也点头赞同:“是呀!野生的跟养殖的价格有着云泥之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有可比性。”
黄鱼的价格落差很大,分野生跟养殖的,野生的小黄鱼就能跟养殖的大黄鱼抗衡,也就是因为利益驱动,所以才有人鱼目混珠。
当然,鱼的大小对价格影响也非常大,一般一两以下的就几块钱,二到三两的就要三四十,四两以上的要超过两百,一斤以上的没有上千块拿不到货,而一些体型更大的黄鱼,就是我们在新闻之中看到的天价鱼,那样的一般都被人高价收走了。
所以,买黄花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会区分野生跟养殖,不少奸商往往欺负人不认识,将养殖的卖成野生的,谋取暴利。
区分的方法很简单,大家可以看鱼的尾巴,养殖黄鱼尾巴圆,野生黄鱼尾巴比较长。
另外鱼蒸熟以后,还可以再次确认,养殖黄鱼的眼睛会凹陷,而野生黄鱼的眼睛则会凸出来。
渔船从海底黑影上面掠过,巨大的围网如天罗地网一样,将鱼群笼罩过去。
这时候,下面的鱼群受惊,四处散开,绕开巨大的渔网,再次汇集在一起。
这一网拖过去,真正网住的不达十分之一。
一网过后,船长没有命令掉过头去一网打尽,而是继续朝前面开去。
韩孔雀赞赏地看了下船长,换成其他渔民,绝大部分都会追杀鱼群。
“先起网吧!”大副建议道。
“好,省得网里面的跑掉。”这样拖着,多少是会有些漏网之鱼的,所以船长也应了下来。
另外一名船员操控曳纲,将渔网拖上来。
大家就看到一大包的海鱼,金光灿灿的,展现在他们眼前,那种金光四射的视觉效果,还真是让人震撼。
随着渔网被托起,一些太小的小鱼,还在往网孔掉出来,落到海中。
将鱼网松开,海鱼散落在甲板上,大家开始将收获分类捡到鱼桶,然后抬到冷库保存。
只有特别珍贵的,才用海水养起来,不让其死亡。
“分好,一两以下的扔回海算了,二到四两的装在一起,四两以上的另装。”船长捡起那些超过一斤重的,放到装有海水的水桶去。
“这里还好,几乎没有垃圾,以前我跟的那老板,每次出海,垃圾比海鱼还要多,出海打渔,距离近了网上来的全是垃圾,距离远了,有时候还不够油钱。”大副忍不住开口感叹道。
韩孔雀几人听了,一个个目瞪口呆,怪不得国内的好渔民,还有渔船,全都来到了这里呢!
想一想一网下去,全是垃圾的景象,怎么想都让人不舒服。
不说全是垃圾了,就算有一半垃圾,也是让人郁闷的,这渔获变成垃圾,还要处理这些垃圾,想不郁闷都难。
一边说着话,韩孔雀和波香卡也随着他们处理这些渔获,随后,大家统计了一下收获。
他们将黄鱼分为上中下三等,下等的就是二到四两的那种,有八百多斤;中等的则是四两以上,一斤以下的,共七百多斤;一斤以上的近白条,差不多有一百五十斤。
收入按照价格计算出来,二至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