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只用计算一下那些参加典礼的明星数量和散场时候走出影院的影星数量,就可以判断这部电影是不是足够优秀的让他们从头看到尾了——要知道一般这种剧院都是有侧门的,大部分情况下嘉宾都是来走个过场,电影开始片刻后,他们就会从侧门偷偷溜走了!
至此,众多场外记者们就已经盘算好了明天的报道应该怎么写了。
不过这一情况却让那些影评人们为难了。
众所周知,影评人最大的乐趣,就是挑一部电影的毛病,鸡蛋里也总能挑出骨头来,不然如何证明他们比普通观众拥有更高超的电影鉴赏水准?
当然了,国内那些拿钱写影评的枪手除外。
可这次《功夫熊猫》的首映,却是让众多影评人为难了,因为这部作品实在太优秀了,让他们根本找不到挑毛病的下笔之处,真要生搬硬套的诋毁,那就砸了自家招牌了——挑刺可以,可你不能无理取闹啊!
那么就实事求是的讲《功夫熊猫》优秀?这是必须的,可问题是如何在一众称赞的评论中,表现出自家的独特观点,自己的与众不同来,那可就考校大家的功力了啊……
注定,这是一个熬夜码字的不眠之夜……
***********************************************************************************************************************************************************************************************************************************************************************************
这次斯凯·吴给我们带来的电脑动画片极富感染力而且激励人心,哪怕竭尽全力去抵御它的魅力。
——《华盛顿邮报》评。
夏季大片耗资越来越多,却经常令观众感觉越来越无趣。简单而风格轻松的《功夫熊猫》是个例外。
——《美联社》评。
尽管影片主要面向的是儿童观众,但《功夫熊猫》的幽默却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人。
——《好莱坞报道者》评。
充满中华风格的美术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洛杉矶每日新闻报》评。
这绝对是夏季最让人感到欢乐的一部影片,欢笑的同时,还能让你感受到中华的睿智,比如斯凯·吴配音的乌龟大师。
——《华盛顿时报》评。
对孩子而言有充分的娱乐性,对成年观众只能算稍有乐趣。
——《拉斯维加斯周刊》评。
一篇篇的影评摆在吴天的案头,齐冰兴致勃勃的念着每一篇报道,对于零星出现的几句批评言论,必然对其叱责一番,而对于大多数一面倒的好评,则嬉笑嫣然。
“呵呵,你看,伊伯特给了你三个半大拇指啊!”齐冰对吴天叫道。
“三个半?看来我还有进步的空间。”吴天呵呵笑道。
伊伯特可以说米国影评界的大拿,他的评论绝大部分都十分客观公正,很少受到观众质疑,权威的平分和深刻的评论,让他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几乎所有的电影导演都希望能得到伊伯特的大拇指,更多的观众则会根据伊伯特的评论来决定是不是要走进影院。
毫无疑问,四颗星满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