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扎在台湾的部队增加到一个军的规模,越过旧金山条约划定的分界线,彻底将日军赶出台湾岛,完全恢复对台湾的统治。这样一来,从日本列岛向南一直到台湾南部,都处于华国海军的封锁之内,远征舰队要想进攻华国,就只有从南海方向一条道路。
然后就是华国太平洋舰队严阵以待,等待与远征舰队的决战,总参的计划中没有剑走偏锋,完全是准备堂堂正正的与远征舰队决战的架势。看来两艘超级战舰给了吕海满满的信心,只是吕梁怀疑,太平洋舰队能否在远征舰队上百艘战舰的围攻下安然无恙。海军每一艘战舰吕梁都损失不起,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等待钢铁基地再次生产超级战舰,而且现在钢铁基地的职能已经转向资源提供,贸然转移方向,会使国民经济的资源供给受到影响。现实的造船厂却还没有能力生产五岳级战列舰规模的战舰,按照建造计划,目前有两艘战列舰正在建造之中,却不是五岳级的战列舰。
即使有顾虑,吕梁在军事战术上也挑不出更多的毛病,这不是自己的专业范畴,只能相信海军必胜。坚定的信念也是一个领导人必需的素质,自己是不是因为舒适的办公室生活消磨了斗志?看来是应该多在阳光下活动活动了。
在作战计划上签字后,华国陆军第六军度过长江,进入湖北省长江北岸地区,正式标志着第二次北伐战争的开始。在被重兵围困、各国敌视的情况下,华国毅然通过战争做出了最强硬的回应,不退反进,率先攻击北洋军。
针对第二次北伐所进行的战争准备已经接近尾声,华军有能力将四个军,二十万人的部队送过长江,并可以保证足够顺畅的后勤补给,但从湖北一线展开,也是总参的保守策略,这是为了防止日俄两军的突然进攻,导致各条战线吃紧的局面发生。
调查局不可能得到所有的情报,比如从东北开入关内的日俄两军数量、编制等一清二楚,却忽视了两军士兵的士气。十万俄军完全有远东军区组成,为了减轻后勤压力,降低战争对国内的影响,尼古拉二世要求远东军区从这边就地招募新兵,以原本的三万人为根基,招募七万新兵,通过英美援助进行装备,组成新的远东集团军。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远东军区根本找不到七万名新兵,更遑论编制和训练,为了完成皇帝陛下的命令,军区甚至在东北招募了三万名汉族青年充人数,组建了一支远东特别军,完全由汉人组成。
久经战火的俄军官兵厌战情绪非常强烈,日俄战争之后,俄军大规模撤军,能够回到东欧平原的都是有关系、有背景、又幸运的,留在东北的官兵苦苦煎熬,没想到回国命令没有传回,得到的是再次出击的命令!即使崭新的步枪、充足的弹药、舒适的靴子、美味的军粮都无法挽回不断降落的士气,从上到下,从将军到列兵,无不如此。因此直到5月20日,华军完全控制整个湖北省时,俄军还没有完全进入山海关,只有作为先头部队的一支骑兵师进入了北京附近。
这支骑兵师是远东军区的王牌,臭名昭著的哥萨克骑兵,他们和普通毛子士兵不同,闻战而喜,屠杀东方人是他们最喜欢干的事,再加上都是骑兵,当然行进的快。
与俄国人相比,日军的集结、行进速度更慢,按照旧金山协定的要求,在辽东日占地区只能由三万人的部队,日本军部本来想偷偷安置更多的军人驻扎在辽东地区,倒不是为了军事目的,而是怕更多的军人回国后无法养活,靠着辽东大片土地,起码过得轻松一些吧!只是现实狠狠地扇了日本人一巴掌,近两年的战火,战事主要集中在辽东半岛到奉天一线,无处不在的战火摧毁了无数的家庭,从城镇到乡村,到处都是战火后的废墟。老毛子和日本鬼子都不把当地人当人看,烧杀抢掠根本不足以形容他们的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