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很欣赏这种外形丑陋、但攻击能力强大的飞机。
只是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在航母上的能力受到限制,载弹量也能让人满意,潍坊飞机制造厂设计生产的无畏者俯冲轰炸机性能更加优越,不过这个地方小厂之前只是生产飞机零件的,没有整机生产经验,可以说默默无闻。要不是在投标中被一名技术员注意,也不让海军上层矛盾。
口说无凭,海军决定让斯图卡和无畏者通过试验来决出胜负,最终结果让人意外,无畏者的表现更好,更符合海军的要求。被选中后无畏者俯冲轰炸机成为海军航空兵主力,大战期间一共生产了三千五百架。
无畏者的性能出色、可靠性和稳定性出众,金属蒙皮技术更为成熟,具备穿孔式空气刹车襟翼,增加了俯冲时的机身稳定性,而斯图卡还需要额外加装维持稳定性的副翼。无畏者可收藏式的起落架也比斯图卡降低了更多的风阻,极速更快。大马力的发动机、自封式油箱与防弹装甲和更大的炸弹挂载重量,让无畏者的攻击性能超越了斯图卡。
只是加装装甲导致无畏者飞行速度略低于空军装备的斯图卡,缓慢的飞行速度也成为无畏者被诟病的唯一因素。比起来它无与伦比的飞行记录和极低的失事率更被飞行员们看中。
航母航空大队装备的07式鱼雷攻击机是一种最新机种,飞行员们此前从没有接触过这种飞机,不过比起俯冲轰炸机,鱼雷攻击机带给战舰的威胁更大(对超级战列舰来说)。在渤海湾军事演习中,两艘战列舰被重创主要是由鱼雷攻击机造成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相互配合,无畏者携带的航空炸弹虽然不能对五岳级战列舰造成致命损失,却可以吸引防空炮火的注意力,给进入低空的鱼雷攻击机投放鱼雷创造条件。
比起来鱼雷攻击机比俯冲轰炸机的战损更高,它的飞行速度更慢,投放鱼雷时的高度很低,很容易被放平的防空炮击中。鱼雷机的生存能力较弱,在战斗机的拦截下几乎等于自杀鱼雷机飞行员要面对更大的危险,战术运用决定了它们较大的损失,为了降低被击中的可能、增强鱼雷攻击的效果,海军航空兵选用了各飞机制造厂提供的名单中性能最出众的一种。
07式鱼雷攻击机不但可以悬挂一枚鱼雷,平行海面飞行时速度保持在280-350千米/小时,投雷高度在100米左右进行鱼雷攻击。还可以在投弹高度3000米以上,通过五机编队水平掷弹,悬挂一枚800千克穿甲炸弹轰炸大型舰只甲板及上层建筑。
不过随着后来战争的推进,各国装备的战斗机质量直线上升,07式攻击机面对的威胁越来越大、战绩也不再像以往那样显赫,损失也变得无法承受起来。在1912年新式的舰载攻击机全面取代07式攻击机,截止换装之前,07式共生产1250架,损失超过130架,大部分损失是在战争后期出现的。
专门为舰载航空兵设计的“海盗式”战斗机一直到战争末期都是航母主力战斗机,大战期间华国一共生产了5500架。这种战斗机加速性能出色,强劲的2000马力发动机赋予了它无与伦比的加速性能和爬升性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海盗式战斗机都是华国乃至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活塞式战斗机。6门12.7毫米机枪或者4门20毫米机炮使其火力强大,在战斗中可以将敌方战斗机轻易撕成碎片,只是战争初期敌国海军很少有可供海盗式战斗机攻击的对象,即使到了后期,也没有一架舰载战斗机是海盗式的对手。
即使有完备的技术资料、基因人充当干梁的设计团队和高级技术员、发达的飞机制造工业,华国也用了一年半时间才完成了首架海盗式战斗机的原型机。技术难关在于飞机发动机的制造,华国最大的飞机发动机生产商广州发动机制造厂用了相当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