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光的盔甲,手里的横刀和斧头令人望而生畏。
“集合,集合!”秦十一举起长刀。经历过这么多年的战争,那个得了痘疮被关在屋子的小男孩已经蜕变了。在这个冰冷的世道,他一开始就处在漩涡的中心。老天爷让他与郑晟有了交集,是好事也是坏事,他们是一群没有退路的人,不成长就灭亡。
士卒们都在看着主将举在半空中的锋利的刀锋,秦十一如一尊雕像,
“此番出击,不取下孟海马的人头不回头。”
“喔……喔……喔。”
身穿白衣的教士低声吟诵,引导着士卒们的喊声:“生有何欢,死有何惧,喜怒哀乐,皆归尘土……”
红巾军许久没有举行这样的仪式,只有在不死不休的冲锋前,教士们才会给士卒灌输这种不惜玉石皆焚的思想。
秦十一了解彭怀玉的性格。不要跟他说敌人的实力有多强大,局势有多么危难。他下达命令,然后只要结果。对打胜仗的部将会不吝赏赐和夸奖,但对于畏敌如虎的人再也不给他领兵出战的机会。
短暂的吟诵结束后,秦十一猛然转身,朝向达鲁花赤府邸方向,心里默默的念想:“可惜不是蒙古人。”随后,抬起了脚步。
士卒们很快到达战场,对面是与他们一样身披盔甲的悍卒。
受伤的义军靠在墙角,手里拿着弓箭,脸上挂着残忍的笑意。没人去搀扶他们,红巾军的冲锋一浪接一浪,他们没机会去救援,伙伴都以为他们必死无疑。
看到这一幕,秦十一明白这群人已经没有了取胜的信心。
“杀……!”士卒一声怒喝,开始冲锋。他们沉重的脚步和一往无前的气势在街道中如奔腾着穿过峡谷的野牛群。
镔铁碰撞发出尖锐的鸣叫,在亲兵的护卫下,秦十一几乎冲杀在最前线。他看见杨兴青了,被流动的人群挤的站不住脚跟。箭矢撞在头盔上,耳边嗡嗡作响。杨兴青被挤到了墙边,靠在墙上抬起了双手,手里拿着一张短弓,一根短箭搭在弓弦上正对着他的眼睛。
“呜……”短箭如流星赶月一般飞来。
秦十一猛一低头,箭矢钉在他的头盔上。他晃晃脑袋,明显觉得头盔重了一点。
亲兵吓出了一身冷汗,见秦十一没有事,庆幸之余愤怒的冲向杨兴青:“杀过去!”
好准的箭法,秦十一暗自心悸,他不知但杨兴青在孟海马军中有一支箭的美名。一张短弓,五十步之内百发百中。
长刀和短斧在街道中碾出一条血路,等红巾军杀到那里,杨兴青早就逃走了。
一路没有俘虏,虽然面对的不是蒙古人,但两只强悍的义军都杀红了眼。惨重的伤亡激起了士卒的杀性,秦十一也忘记了去约束部众。伤兵们被随手割掉了脑袋,他们之前的预想果然是正确的。
半个时辰后,秦十一身后留下一条布满尸体的街道,达鲁花赤的府邸就在前面。
“杀过去!”红巾军没有停下脚步。从屋脊上射下一排羽箭,冲在最前面士卒倒下一片。
秦十一用力过度,觉得胸口有些发闷,摘下头盔想透透气。他刚把头盔卸下来,传令兵飞驰而来,高喊:“将军有令,纳降。”
刚才街道中这一战放在整个战场极其显眼,秦十一突破孟海马精心布置的防线,杀到他门前,严重打击了义军的士气。彭怀玉想到孟海马在外围阻击的如此强大,达鲁花赤府的战斗一定会更艰难。他远远的看见秦十一部已显出疲态,立刻下令纳降,以打击对手士气,同时让本部兵马得到修正。
明玉珍部到现在没有动作,让彭怀玉心思放宽。战局进展到现在,就算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