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已是五更三点,还是没听见击鼓鸣钟,看来皇帝仍在病中。这时曹公公掌着把拂尘,目无旁人地走进朝房大厅内,环顾一下,不紧不慢地道:“龙体欠安,今日罢朝。”说完便要走。江尚书赶紧走上前道:“曹公公且慢,我这里有份急奏,烦劳你转交圣上。”从袖口拿出折子,递与曹公公。曹吉祥展开一看,点头道:“江大人宽心,圣上无甚大恙,我会替你转承的。”将奏折塞入袖中,不理他人,只和石侯爷一笑便出去了。百官相互道别后纷纷回衙门。
石亨与樊瑛一同走出皇城,待左右无人之际,石亨轻声问道:“自杀的事是东厂在捣鬼么?”樊瑛道:“我也没查清楚。不过,看来为了治黄河,朝廷还会派人上河南,不知指派的是谁。”
江尚书的奏折正是请皇帝派遣治河御史赴河南,督修河防。这皇帝一生病,事情不知会拖到何时,江尚书心急如焚。但这回可巧,圣谕隔天便下来了。
十日一早,曹公公的亲信,司礼太监郭喜风风火火地走进了工部大院,江尚书连忙出厅相迎。郭公公手捧圣谕,身后带着十多名随从,大模大样步入正厅,说道:“督水司员外郎丘大人可在?”江尚书一愣,随后忙吩咐左右道:“还不快去叫丘大人出来。”一名小吏立刻拎起袍襟跑了进去。
丘胤明正与几位主事一道整理各地官员上送的信件。老郎中大人手持一块琉璃镜片,埋头看信并不时地做着笔录。忽然有人奔进来,高声道:“郭公公奉旨前来,要见丘大人。”所有人都抬起头来,十几只眼睛齐刷刷地望向一脸惊讶的丘胤明。小吏又道:“看郭公公的脸色,丘大人看来要交好运了。”丘胤明没有时间犹豫,赶紧整整乌纱,快步来到正厅,一眼看见江尚书也在,便立向侧边。这时郭公公从椅子上站起,笑着对他道:“丘大人,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人才出众啊。”郭公公的声音又尖又哑,让人听着毛孔发紧,丘胤明低头作礼道:“不敢当,公公驾临,下官有失远迎。”
郭公公笑道:“上回塘沽海防修得真漂亮,圣上有意提拔新秀。”说罢展开金卷,高声说道:“工部督水司员外郎丘胤明接旨!”所有人都跪下来倾听。
“奉天敕命,皇帝敕曰:今河南水灾,伤田毁林,流民隐患不可轻之。河决开封,久治不愈,若长此以往,劳民费财将伤国本。现命工部督水司员外郎丘胤明为治河佥都御史,即日赴开封府整治河防,安抚灾民。钦此。”
丘胤明谢恩,接过圣谕站起身。他真不明白皇帝怎么单单挑中自己。这不是一桩容易的差事。郭公公事不关己地道:“丘大人,赶快启程吧。”带着随从拂袖而去。丘胤明无话,匆匆告别江大人回家去。这下工部里头议论开了,大都都不清楚这是谁的主意,有人说是曹公公,有人说是于尚书,还有人说是江尚书。倘若这丘胤明真能把河南的水患治好了,便是前途无量。可钦差河南从不是件容易的事,黄河大水屡治屡犯,是朝廷的一大心病。
话说丘胤明走到家门口,见樊瑛的大红马在门外,便知他已在里面。果然刚踏进门槛,柴管家一路小跑地出来,老远便道:“大人,樊大人在书房里等你呢。”丘胤明点头道:“我明日要去开封府,你去帮我打点一下衣物。”柴班好奇道:“大人这回是……?”丘胤明道:“治理黄河。大概要去些时日了。”说完径直向书房走去。
推开房门,只见樊瑛坐在窗口的椅子上喝茶。樊瑛见他进来,起身笑道:“承显,才回来。我昨晚听说你被指为御史,所以一早就来找你。”两人就座,丘胤明道:“我做御史,一定成了朝廷里的新鲜事。想必正南兄知道此中一些原委。”樊瑛道:“看来你还不了解当今朝廷的真面目吧。”丘胤明摇头道:“兄长见笑了,我确实还没有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