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之间,明朝即将由太子监国,当朝理政的事情,犹如飓风一般席卷了整个大明的疆土,及其周围边境处各个交好的小国。
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所有人皆是有些不可置信,不明白朱元璋为何会做出这个操作来。
虽然明面上皇位还是朱元璋的,但是今后执政的权利却是落到了太子手上,这是传位了?
如果朱元璋身体无恙,还能在皇位之上蹦跶的话,又何必早早地就将皇位传给太子?
仅仅是为了休息,颐养天年?这个解释未免有些牵强了。
并且,各个势力第一时间便收到了自己安插在皇宫之中的眼线的汇报。
朱元璋自从那日在奉天殿上晕倒之后,便一直在寝宫之中歇息,至今从未踏出过寝宫半步。
即使是以医术著称的安定王,似乎也并没有将朱元璋的病情完全治愈。
所以.
最终大家竟是不约而同地得出了一个结论。
朱元璋得了不治之症,身子恐怕已经不行了,大明皇室的天也要变了。
京城之中,张灯结彩。
由于明日便是将太子监国一事昭告天下的日子。
此时,通往京城的各个岔路官道上。
已经陆陆续续的赶来了多股不同势力派来观礼的代表。
其中不仅包括了鞑靼、西番、以及朝鲜国的代表。
甚至由于其他皇子没有收到诏令不能轻易离开封地的缘故,皇子们派出庆贺的代表也赫然在列。
各个归顺的小国代表,此行庆贺典礼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一方面便是刺探大明的虚实。
就算朱元璋真如他们猜想一般已经病入膏肓,那也是之后才会再作打算。
自然不会就这么傻乎乎地在的典礼上动手。
一众皇子间,朱棣虽然受了朱元璋的惩处,但是毕竟只是一个从犯。
所以依然派了道衍带着贺礼来庆贺,免得落了旁人的口实。
不过,朱棡的情况却是还不及朱棣。
由于自己是被贬往辽东的,已经是不受父皇的待见,并且此次朱棡可是打算让鹿泉出手刺杀朱橚的。
所以未免惹人怀疑,朱棡干脆没有在明面上派人来庆贺。
只不过是让鹿泉打扮成平民百姓的模样,借着探亲的借口混入京城。
不过好在,朱元璋也没有特意吩咐守城的将士要严格排查进京之人,这才给了鹿泉可乘之机。
进入京城之后,鹿泉同其他看热闹的百姓们站在一起,踮着脚伸长了脖子,向着城门口张望着。
虽然由于朱棣之前犯事的缘故,并没有大张旗鼓地给道衍安排什么豪华的马车,甚至就连随行也不过只有车夫一人。
但是鹿泉还是一眼便认出了那个在道衍身边见过许多遍的车夫。
随即,鹿泉挤出了围观的人群,向着道衍马车的方向迈步而去。
皇上寝宫,大门紧闭。
寝宫之内,朱元璋连鞋都没穿,光着膀子在床榻边上慢悠悠地跺着步子。
为了掩人耳目,整整半个月的时间,朱元璋都躺在床榻之上。
背上的皮肤咯的红肿生疼不说,就连四肢都不如原先灵活了。
不过比起大局来说,个人的这点痛苦又算的了什么?
忽的,朱元璋耳朵一动,似乎听到寝宫之外传来了些许脚步声。
朱元璋顿时犹如惊弓之鸟一般,重新一骨碌躺在了床上,装出了虚弱的样子。
“陛下,安定王求见。”
听到内侍如此汇报,朱元璋这才松了一口气,而后强装虚弱的压着半口气回应道。
“让他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