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朱棣的安排之后,道衍心中不由得闪过了万千猜测。
但是猜测终究还是猜测,算不上数,道衍只得开口问道。
“殿下,将这些钱财放在我寺中,要开始屯兵了吗?”
朱棣闻言大惊失色,慌忙环顾了一圈,见没有看到旁人之后。
这才双眼一瞪有些愠怒地看向了道衍,冷声道。
“放肆,本王说过多少次,不想听到这类言论,难道你是将本王的话当耳旁风了吗?”
“交代你的事情你只管去办就是了,哪来那么多问题?”
“难道非要本王忍无可忍将你斩首示众才行?”
朱棣实在是怕了这道衍了,嘴上根本没有个把门的,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若是隔墙有耳让人听去了,禀报给父皇。
就凭父皇的性格,别说道衍了,就连他自己怕是都没法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
道衍见朱棣暴怒,立马低下头来不敢再说话,看来自己的试探是拍到马蹄子了。
可是殿下方才嘴里提起周王之时的那股寒意又是怎么一回事?
实际上,朱棣只不过是单纯的害怕那一箱金子被朱橚发现,所以打算将其藏起来。
等风声过去,再将其拿出来慢慢花。
对于朱橚,也不过是嫉妒罢了,嫉妒朱橚的敛财能力。
但是诚然,如若大明商会放在自己手上,自己能够像朱橚一样将其发展的这么好吗?
必然不能!
并且,父皇能够将大明商会交到朱橚手上不也是朱橚能力的最好体现吗?
自己只要专心守护好边境,没事干和老三挣点外块享受享受,已经很不错了不是吗?
太原府南郊。
朱橚乔庄的行商车队此时已经按照朱橚的安排停靠在了此处。
片刻之后,车队没有进城,反而是在太原府南郊向着西面而去。
车队之中的陈懋,此时也已经知道了朱橚此行的目的是调查晋王和燕王之间煤炭交易的事情。
在知道朱棡和朱棣之间很有可能会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大明利益的时候,陈懋一开始是不可置信的。
人们心中誓死抵抗鞑靼的燕王朱棣,在草原归顺大明之后,竟然像是变了个人,做出了这等偷鸡摸狗的事情?
甚至于因此,陈懋对于自己一直以来苦苦坚持的远大志向也产生了怀疑。
幸好,在经过朱橚的一番劝解之后,陈懋也总算是将此事想通了。
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也总会有变数,朱棣的心性发生改变也属于正常。
并且,自己的志向一开始就不是奔着朱棣这人而去的,而是抵抗外族,为国效力的赤子诚心在支持着他。
马车之中,李格和李毫二人正埋头奋笔疾书,陈懋则是埋头抄着李格和李毫二人交给他的课本。
虽然两人的字迹不是很好看,但是陈懋还是一眼便可分辨出其中的文化底蕴。
说白了,这些课本上的学术甚至已经全面的超越了这个时代。
所以陈懋一边抄课本,一边也会向两人请教自己不懂的地方。
“大师傅,二师傅,学生有一事不明。”
两人一直没敢让陈懋称呼自己为老师。
本来自己两人就还是书院之中的学生没有毕业,就算是教导陈懋,也当不上老师一词。
至于“先生”的称呼,两人更是不敢接受。
普天之下,非殿下那种大才之外,一般人谁又能配得上一声先生?
所以,折中之下,只好让陈懋唤自己二人文学气息不那么高的“师傅”一词。
对于称呼一事,朱橚倒是没什么意见,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