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奉天殿中。
朱橚以及朱元璋、朱标三人正坐在殿中根据着朱橚给出的地图详细规划着北征的路线和计划。
前几日顺天府北境的军中传来消息。
经过一番探查之后,河套附近确实有草原部族移动和生活的痕迹。
所以鞑靼会在此处设置伏兵的概率极高。
在这种情况下,三人倒是更加希望河套真的有鞑靼的伏兵。
因为一旦如此,恐怕伏兵的数量不在少数。
不说一网打尽,起码能够将他们打疼、打怕,让他们日后都不敢再轻易染指中原。
经过方才见识过新式火炮的威力之后,朱元璋和朱标两人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橚儿,标儿,朕认为我们或许还能拖上几日。”
“等待再造出几门那样的火炮之后,必能大大提高我军将士北征的胜算。”
“届时也能侧面的减少我军将士伤亡。”
朱标闻言微微颔首,既没有出声表示同意,也没有反对。
倒是朱橚听完之后低头沉思了片刻,而后摇了摇头。
“父皇,如若再等待下去,对于京城倒是无关痛痒。”
“可是顺天府的形势现在已是危急,如若对方选择强攻,我们又该将顺天府置于何地?”
“届时当地百姓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我们又该如何安抚?”
听完朱橚的发言之后,朱元璋和朱标皆是微微蹙眉,低头沉思了起来。
朱橚所说确实有理有据。
这样一来,大明倒是不得不先攻了。
须臾,朱元璋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浊气道。
“表面上我们是先攻主导的地位,实际上倒是有些被动了。”
哪知朱橚眼神坚定地看向两人,再次摇了摇头斩钉截铁道。
“不,不被动!”
“儿臣之所以让工部火速赶出来这一门炮。”
“全是因为这一门炮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完全是够用了。”
够用了?
诚然,这新式火炮的威力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但是若是夸口说够用了,是不是有点太过自信了?
朱元璋面露疑惑,身子前倾立马问道。
“橚儿,这一门炮你打算做何用?”
正当朱橚低头看着地图准备开口解释一番的时候。
只听朱元璋的內侍匆匆进入殿中,躬身禀报道。
“启禀陛下,魏国公在殿外求见。”
魏国公?
听到这个名字的朱橚三人都是有点诧异。
朱元璋特意从岭南之地将魏国公徐辉祖召回京中,确实是有这让他领兵北征的打算。
但是现在朝堂之上还没有定下何时北征,更加没有定下详细的计划。
这个时候徐辉祖过来干嘛?
想到这里,朱元璋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对着禀报的內侍问道。
“魏国公有没有说求见所为何事?”
见內侍摇了摇头,朱元璋与朱橚以及朱标对视一眼,这才吩咐道。
“带他进来吧。”
须臾,徐辉祖面色焦急,气息紊乱着,跟随內侍快步走入殿中。
扫视一圈,猛然间看到了朱橚的身影,眼神之中立马爆发出了希冀的神色。
但是好在徐辉祖现在还能保持基本的清醒,赶忙躬身一礼,才没有在朝堂之上失了礼数。
这一幕自然是落在了朱元璋和朱橚等人的眼中。
朱元璋心中一边猜疑着,一边开口道。
“魏国公,你进宫求见所为何事?详细说来。”
徐辉祖听到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