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见到的一边的我也想行礼,却半张着嘴不知怎么开口。
张良莞尔一笑:“按照辈分,你应该叫这位姑娘三师娘。”
少年略显尴尬,忙作揖行礼:“三师娘好!三师公,掌门师尊请您过去。”
张良颔首含笑:“好,我马上过去。麻烦你再去请一下二师公来为三师娘诊脉。”
“是,三师公。”少年又行一礼,便快步离开。
我被他们一个三师公一个三师娘搅和得莫名非常,没有了东南西北。对自己此刻处境更是在半梦半醒中混混沌沌,这一切实在不可思议,但又实在太过真切,不得不让人去承认这个事实——玄而又玄的所谓穿越就这样神乎其神地没有预兆的发生了。
“还不知姑娘芳名?”
“徐子雨,友风子雨的子雨。”
“荀师叔《荀子·赋》有云: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姑娘的名字果然很有意境。”
张良仍旧明朗的笑着,眼眸在霏霏细雨的映衬下更显流光溢彩,他双手作揖温文尔雅。
“在下有事就先告辞了。”
他翩然离去,如一抹山青之色慢慢地融入蒙蒙的水色之中。
翩翩君子潇洒不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外,谈吐气质确实是如此符合。
===
【注】
1.《荀子·赋》: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释义就是指”云“。云以风为友,以雨为子;风与云并行,雨因云而生。
2.这篇文是秦时明月版张良同人文,在秦时明月里青年张良是属儒家,落落猜想这样设定或许和张良早年学过‘礼’有关。《汉书·张良传》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锥重百二十斤。
3.欲从赤松子游:《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在辅助刘邦建立汉朝后,功成身退,对汉高祖说:“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对于这点有各种不同的解读。其中一个说法是这只是张良明哲保身归隐的托词,并不是真的信鬼神要辟谷修仙。(例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评价:以子房之明辩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4.小说写于韩非篇天行九歌播放之前,韩非的死因为作者脑补,可能会与天行九歌的更新有出入。
===
【在书评区发现有几个问题大家有疑问,这边集中说明下吧~^__^】
谢谢大家的推荐票、打赏和一直以来的支持,你们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
1.本书虽已入V,但不会上架~落落工作忙起来写文时间实在有限,所以更新有些龟速,还请童鞋们多谅解哦,多谢~!
2.这篇是秦时明月同人文,假设秦时明月的玄幻世界真实存在于历史当中,由于各种原因使然这段秘史并没有记录在史册,苍龙七宿的秘密也因此被隐没在了历史长河中。小说偏玄幻言情,历史半架空,不考据,没有看过秦时也不影响对剧情的理解~
从博浪沙开始主线不再等小五君临天下的更新,苍龙七宿为作者自行脑补填坑,难免会与秦时明月之后的更新剧情有冲突,请秦迷们多理解哦~!
3.遇到好多次有童鞋问我是不是写过其他某某小说,或者有没有其他小说,小说落落这边申明下,落落只写有这一篇小说相逢时雨哦~~最大愿望就是好好写完这本小说不烂尾、不弃坑、不让大家失望~(*^__^*)
4.关于第一人称。
落落不太擅长古风,所以选择了第一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