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巴拉克去了牛汉联,他现在也不能立马踢上职业联赛,在青年队训练比赛,那还不如就在开姆尼茨俱乐部踢球呢?
毕竟,德国的开姆尼茨俱乐部的训练比赛和生活环境都很熟悉,这也有利于巴拉克职业生涯的发展。
对于牛汉联给的可观薪水,有点心动,但是巴拉克家庭也是德国中场阶级家庭,不靠巴拉克工资收入生活的。
所以,面对牛汉联高额薪水的诱惑,巴拉克父母还是顶住了诱惑,没有答应一无反顾的把巴拉克送给牛汉联。
二世接到球探部门的报告,只好答应他们继续观察,等到合适机会再次邀请巴拉克加盟牛汉联。
……
然而,二世要求球探部门工作人员寻找的前锋球员米洛斯拉夫.克洛泽,球探部门的差点就放弃了,对二世颇有微词。
第一个,二世给的地理和小李的球队信息不准。
球探们花了大量时间,终于在德国西南普法尔茨州莱茵兰找到米洛斯拉夫,但是米洛斯拉夫并不在凯泽斯劳滕的青年队,这与二世模糊信息偏差甚大。
由于当时在凯泽斯劳滕的青年队并没有找到,在附近地区也没有找到这个人,牛汉联的球探差点都放弃了。
不过,好在当时二世提供了一条看似无用的信息,那就是米洛斯拉夫.克洛泽有波兰国籍。
最后,牛汉联球探部门工作人员灵机一动,按照二世所说的,活马当死马医。
牛汉联的球探跑到莱茵河之西,那里是移民区。牛汉联球探千辛万苦,终于在德国与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接壤交界处的移民区库瑟尔终于发现米洛斯拉夫.克洛泽这个人。
第二个,二世给的家庭信息与球员信息差别太大。
球探找到米洛斯拉夫.克洛泽后,发现米洛斯拉夫竟然没有进入职业俱乐部青训,那是半路出家,连马特拉齐都不如。
马特拉齐好歹还在职业足球俱乐部呆过,现在米洛斯拉夫并没有接受过俱乐部的完整青训系统训练。好在他有一个踢球的父亲,从小接受了一些足球的启蒙。
牛汉联球探把调查得到消息告诉二世,问是不是他搞错了。二世坚定说就是他,牛汉联球探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去接触米洛斯拉夫.克洛泽一家。
克洛泽一家生活的地方有一家叫做布劳巴赫-迪德尔科普夫的低级别业余乡村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由于这个俱乐部球队条件有限,一开始他们并没有没有青年队。
直到80年代,这家低级别业余乡村俱乐部足球俱乐部才开始组织青训营,选材,他们也就是从当地的初中、高中和职业学校中挑选适龄球员。
米洛斯拉夫.克洛泽,那是1985年才跟随父母离开波兰来到库瑟尔的。直到1987年,他才被布劳巴赫-迪德尔科普夫俱乐部选上。
第三个,二世钦定的这样的前锋球员有踢球的前途吗?
虽然克洛泽被布劳巴赫-迪德尔科普夫选上,也在他们的青年队踢球。但是现在的米洛斯拉夫实在太瘦了。
在德国人眼里,中锋那需要人高马大的,这也是德国中锋的传统。米洛斯拉夫实在不符合当时德国人的审美观点。
虽然米洛斯拉夫不符合中锋审美要求,但是米洛斯拉夫在其他位置表现更差,不得已,还是让他踢前锋这个位置。
可以说,米洛斯拉夫.克洛泽足球前途完全看不到希望。
要不是米洛斯拉夫遗传了他父母的运动基因,一身运动天赋十分不错,布劳巴赫-迪德尔科普夫俱乐部都可能放弃他了。
第四个,二世要求寻找的是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