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三方议和谈
子龙是第二天再来的汶河边陈军战俘营。当子龙来的时候,王天元和一众陈军已经等在那里。
昨天下的那点雪随即就已经化了,此时地上略显泥泞。见到子龙,王天元扑通跪下,对子龙说道:
“子龙将军,老子这辈子没服过谁,现在服了将军!我和我的这帮弟兄愿听将军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在王天元身后,上千名陈军也一起跪在地上。看着眼前这些归附在自己面前的陈军降卒,子龙面上不露痕迹的笑了笑。
齐祎太子到项城已经三天,城内城外的军民继续欢庆着。
项王宫殿议事的殿堂里,项王坐在主位上,齐军的将领在齐祎和齐祀的身后分别站着;对面是项国的文臣武将。
项国复国,原有的文武大臣基本官复原职,跟随项王流难的臣属,还获得了丰厚的赏赐。现在,是齐项双方,讨论接下来如何应对陈国,以及付给齐国酬劳的时候了。
项王在去向齐王借兵前,就许以项国十年的税赋。这些条件,项王不曾也不敢想过要赖掉。齐祎太子在现在自然也不会提出额外的要求。
项国的丞相戴荣祯提议:给齐军阵亡的将士按项军两倍标准的抚恤。项王是当场应允,齐祎太子也坦然接受。
齐祀在这其间向项王提出:当初给子龙立下的军令状,许诺给他的一处封地。
项王见齐祀旧事重提,虽然内心极不情愿,但还是满面含笑,大方的让子龙自己挑选。
子龙也没推辞,选了在项地之北一处偏远的地方:临城。临城位于齐、陈、项三国交界,山川纵横,土地贫瘠,加上常年战事迭起,项国的官吏基本只能统辖临城城内,四周的乡村基本不受节制。
项王听子龙要的是那个地方,心中倒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慨然的答应了。
对于这次交兵所俘虏的近五万陈兵,齐项双方议定,由齐军看押,等着与陈国谈判,以割地、金银粮草交换。如陈国答应了条件,就尽数放还。
齐祎太子提出齐军在项国休整几日后,就要率大军回国。
项王知道,此时项国军队战力难成建制,陈兵在与项国接壤的盐城、塔城、平关集结了大军。齐军一旦撤离,项地还是陈军的鱼肉。
项王悄悄的冲戴荣祯使个颜色,暗示他出来说话。戴荣祯心领神会,赶紧躬身施礼,对齐祎太子提出:
“太子殿下,齐军短时决不可撤军,还需主持、参与同陈军谈判,待定下陈军再无侵犯项国的誓约。到时回齐方为妥当。”
齐祀不等齐祎说什么,咂了下嘴,说道:“王兄,我们齐军人马众多,每日军费消耗不在少数。且已出兵多日,将士思归,还是尽早回国为好!”
听了戴荣祯的话,项国满朝文武自然也明白了项王的意思。现在听齐祀这么说,自然是一起上前,一力劝阻齐祀和太子齐祎,切不可此时撤军。
见齐祎有些犹豫,项王就呵呵一笑,对齐祀亲口许诺:齐军军需物资全部由项国拨付,务必待项军重建;陈国签订再不侵犯项国的国书,到时齐祀再率大军回国。
齐祎听项王说完,顺势就答应了下来。
同时,项王与齐祎太子双方议定:由齐国无忧王齐祀与项国丞相戴荣祯一起,代表齐、项两国出使陈国,向陈国宣扬齐、项之威,迫陈国割地、赔款、撤兵。
商议停当,齐祎太子上书齐王,将助项伐陈的十万青州大军的名号改为驻项大军。任命无忧王齐祀为驻军统帅,子龙为副帅,诸葛青云为军师。所征调的齐军边军归还建制;同时,由无忧王齐祀为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