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冬月十七那天起,罗正芬就到了城里开起了属于她自己的名为‘罗婆婆糖食店’的小店,白天她不愿意与孔明英等人搭火吃饭,也不愿意孔兴明和牛桂枝再跟孔明英一起搭火。
每天两顿饭,要么喊了在百货店里呆着的孔兴明过来帮看糖食店,她自己去做饭;要么喊了牛桂枝过来做饭,差点把以前生活得像个皇太后,十指基本都再没沾过阳春月的牛桂枝气了个半死。
晚上的时候,罗正芬则住在店里隔出来却很是舒适的小屋里,她晚上又不愿意到孔明英屋里看电视,就只能听余明月买给她的收音机,除了晚上有些无聊这点外,白天又是守店做生意,又是儿子儿媳妇在这边被她收拾整治,小日子倒也算过得滋润。
罗正芬虽然不如孔明英那般会待人处事,但她心也不坏加着天性大方还爱显摆,喜欢听人夸赞她那点手艺,平日里只要有人进店来,她都喜欢热情主动的上前叫别人试尝一两块她制作的那三样糖食。
要是遇上进店里买东西还带着孩子的,她除了让人试吃外,就算别人试吃了没买东西,她也会给人家孩子一两块由她亲手制作的米花糖或是花生糖这三种糖块吃着玩儿。
这样一来,小店里原本就不错的生意,却是越来越好了。想嘛,一进店一个笑得热情又和气的老太太,大方的拿了店里亲手做的糖食让你吃,虽然块头不大,但吃了一块还有二块三块的,加着这味道确实很正很好吃,有几个人走时好意思不买一些。
时间不长,罗正芬虽然泼辣厉害,但却大方心善的名号,周围这些人和小区里很多人都知道了,孔明英听熟人说起这话时,脸上笑应着心里却是鄙视得很,在孔明英看来,罗正芬那不叫大方心善,而应该称之为分不清里外亲疏的败家婆娘。
她们这一堆亲戚都在旁边住着,只能闻到罗正芬做糖食的香味,这罗正芬可从没端过一点新做出的糖食给她们吃呢。孔明英倒不是真想吃这些,只是实在看不惯罗正芬的为人。
毕竟嘛,两人年轻时就相互看对方不顺眼,孔明英更是看不上罗正芬的为人,后来成了亲家之后,又这么针锋相对斗了好些年,孔明英能对罗正芬有好的评价那才叫怪了,如今从没跟外人提起罗正芬的种种劣迹,在孔明英看来,只是她不想家丑外扬,让外人看了笑话而已。
其实不光孔明英好脸面,罗正分在外人面前也是好脸面的,虽然两个老太婆不合了这些年,但在城里这么紧挨一起开店相邻住着,倒也没吵过嘴不说,反而在外人面前两人说起话来还亲热得很。
面子功夫做得好外,罗正芬还自有她的打算,除了白天的时候找着借口拆开孔兴明和牛桂枝,不让小两口一天到晚都呆在百货店里黏糊外,天黑关了店门后,隔不了几天,就攀扯着还住在城里陪着媳妇的孔兴明,帮她一起磨玉米浆、米浆。
然后又指使着其实可有可无的孔兴明帮忙看火,罗正芬再亲手熬制用这两种粮食的混合液加了大麦芽为引,在这地方被称为琼糖的糖稀后,还是攀扯着可有可无的孔兴明给打杂,然后她自己再亲手制作出最拿手的三种糖食制品。
从天黑关门忙活上一次,至少也是晚上十一二点之后,才能忙活完,孔兴明还得再帮着把厨房打扫收洗干净后,才能回百货店里休息。
对此,自上一次被罗正芬痛骂过后,心里有些悔悟也有些惭愧的孔兴明自不会说什么,帮起忙来还很是尽心尽力,真心想着要帮罗正芬多分担忙活一些,然而牛桂枝却是一肚子的怨气,但却也不敢发作。
这倒不是牛桂枝怕了罗正芬,而是她毕竟是个刚嫁到孔家一年多的新媳妇,自觉没有生下个儿子前在孔家都算没站稳脚跟。加着前阵子进了城来后,还天天拉着孔兴明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