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来争家产,有理有据,再加上两人各持2000元的借据,加上唐富贵的偏袒,余明月最终只得到了200元现金、两亩左右的自留地,和家里四个大人的一些遗物,就被送到了余明月的亲爷爷余天向家。
虽然众人都对那些个借据和遗嘱多有怀疑,但在那年代,一是农村里的人都不太懂法,二是政府方面也没有完善的部门去管理这事,再加着余天向和孔明富因他们的儿子女儿被雷劈死后,已是心力交瘁,没有太多的心力与余志高与黄兵相争,这事就以余明月离开做为了断了。
那时候余明月也才六岁多点,还不太懂事,事情结束后,孔明富和余天向两家又从不爱在余明月面前提当时的恩怨,可后来余明月慢慢长大些,多多少少也从村里三姑六婆的闲言闲语中,知道了自己的爷爷奶奶与余志高和黄兵两家相处的情况,再加上这世,她特意留心搜集了些情报,对两个仇家的信息,也就了解得更多了些。
这也让余明月坚定不移的肯定,余志高和黄兵当年的行为,根本就是在伪造遗嘱、借据、贿赂村官作恶,强霸她家家产。
当年,因为余天向的父亲没有通知余天周外出躲避抓壮丁的事,而是余天周自己与村里的年轻人听到风声后,跑出了村去参军,结果伤了身子,余天周就记恨上了余天向的父亲。
余天周的母亲却算得是个通情达理的,她早年在家里当姑娘时,也读过些书,受到老传统思想熏陶,所以把忠孝节义、礼义廉耻都看得很重,每每听到余天周说要找机会报仇,并时常咒骂余天向的父亲时,她就会搬出孝义教育余天周一顿。
但余天周那时年轻气盛,不服他老母亲的管教,还每每顶撞他老母亲,把她老母亲几次气得病倒,久而久之,余天周和他老母亲渐渐离了心,最后一次, 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当余天周又把他老母亲气得晕死过去后,他老母亲清醒过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了大队长,以余天周不孝为名,把余天周扫地出门,分开另过了。
在那年代,余天周原本是退伍军人,成分是很好的,可就因为忤逆老娘,所以坏了名声,大队上在给余天周分宅基地时,就把余天周给分到了村子靠山的边角,红土坡,那地方是住着几户人家,但全是住的地主老财等成分最不好的人家,余天周自此算是被划入觉悟底下,让人瞧不起的一列中了。
余天周也是硬气,没有与大队上扯宅基地的事,走的时候,也没拿他家里一针一线,尽身出户了。当时仁义区正在修建一个大型水库,每村都要派人参加,虽然活重累人,但工分倒不算低,余天周直接就向村里要了个名额,参加修水库去了,吃住都在水库边的工地上。
余天周是个节俭的,也是脑子灵活会巴结上级的,到了水库不到一年,就当上了管工的小组长,修了两年多的水库,靠着两年多来挣得的工分攒下的钱,就到村里安排给他的宅地基上,起了三间茅草房,随后不到一年,还娶了个不要嫁妆,还铁了心要跟他过的媳妇,就是孔明英。
说来也是缘分,余天周在水库工地上干活时,孔明英虽是女人,但因为家里成分不好的关系,在水库开始动工时,就被村里按排到水库上干活了。
孔明英那时候还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姑娘,也是年轻气盛,早些年泼辣惯了,与她看不上眼的人相处时,嘴上就是个不绕人的,为此得罪了不少大队上的干部,再加上她家里成分不好,所以她这个大地主家的大小姐在工地上没摊到煮饭的活,而是被安排到了工地上,像男人一样干些挑土搬石头的苦活。
余天周与孔明英原本就是一个大队的,儿时的时候因为家境相当,还时常一块玩耍,虽然孔明英有诸多毛病,从小到大也没少用她那张利嘴挖苦过余天周,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