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少年宫的门外,十六岁的周颂背着书包站在大厦屋檐下。外面下着瓢泼大雨,来接孩子们的家长络绎不绝。
少年宫七点钟就关门了,她借着屋檐下的灯光,翻开课本安静的写作业。夜色里一辆黑色的雅阁停在门前,车里的男人撑着一把打伞,来屋檐下接她。
周颂背着书包,跟着男人钻进车里。
“小颂,擦擦。”男人拿出一条干净的白色毛巾,表情歉疚:“不好意思,爸爸工作耽误了一会儿。”
周颂的校服外套被雨水溅湿了,她脱了秋季外套,拿着毛巾擦拭刘海:“没关系,父亲您开车安全第一,不用赶时间。”
她叫他父亲,尊称您,父女两人十分客气生疏。
周怀明缓缓始动汽车,他主动询问女儿:“刚刚作业都写完了?”
女孩点头,她看着车窗外呼啸而过的行道树,表情很是淡然。
家里的司机这几天请假了,这个礼拜周怀明接送女儿上下学。因为工作繁忙,他今天迟到了四个小时,周颂六点结束少年宫的活动,他十点才结束会议,但女儿一个电话也没催。
来时的路上他的车灯照到缩在角落避雨的周颂,女孩安静的低头蹲在少年宫的屋檐下,在摊开的课本认真书写着。
他不得不承认,女孩儿在乡下的这些年被教育的很好。
早上睁开眼,在陌生的房间里醒来,周颂的眼神慢慢清明,随后起身刷牙洗漱,换了校服去学校。
今天的司机依旧是她父亲,周颂拉开车门坐了上去,周怀明主动询问几句她在学校的情况,周颂的态度虽然不冷不热,但是每一个问题都会有礼貌的回答。
下车时她背好书包,难得主动开口:“我可以坐公交,您不用每天接送我的。”
车窗缓缓落下,周怀明坐在车里点头:“小颂,你们老师说你长跑很厉害,下礼拜学校校运会,我们来给你加油。”
周颂点点头,跟随如织的人群,踏进了学校。
校门口不能泊车,等到女孩的背影被拥挤的人群挤的不见了,车子才缓缓驶走。
周颂原本就读于长沙一所私立中学,里面的孩子家世大都非富即贵,但她实在无法适应,比如她不能理解为什么一碗米饭可以只吃一口就倒掉,为什么穿衣要讲究牌子,为什么作为学生不学习......
周颂提了几次父母才终于答应她转校,给她安排了一所公办高中,其实也算一个重点中学了。学校是周颂看了师资力量以后选的,她很少提要求,因此对于这件事父母也办的十分尽心尽力。
周颂跟母亲的关系闹的很僵,原因是有一次冯依(周颂生母)给女儿买了一堆小裙子,本意是想讨她欢心。
周颂放学回家,洗澡前看了眼衣柜,她下楼问宋婶:“衣柜里原本的东西呢?”
宋婶说太太叫她丢了。
周颂转身去垃圾站翻了两个小时,终于把她的东西找回来了,那几天她的脸色很难看,吃饭时说:“以后我的东西请您不要乱动。”
冯依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她大概不能理解周颂去垃圾站捡回来的东西有什么好的,每天在家里穿的寒颤,看见了叫人笑话。
还是周怀明放下碗筷圆场:“小颂大概觉得以前的衣服穿着体贴,冯依你以后买衣服也不要只看款式,买料子舒服的,女儿肯定喜欢实在些。”
饭桌上一起吃饭的还有她弟弟周礼,长得虎头虎脑今年十岁,看上去身体有些虚弱。他倒是会看眼色,很是殷勤的给姐姐夹了个鸡腿,又当和事佬给亲妈夹了个大虾。
看见懂事的儿子,蒋依的神色才终于缓和下来。
周颂衣柜里挂着的新衣服依旧在那里,只是从来没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