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得陷入沉思。
……
与此同时,两条街以外的禁军哨卡,来了两个女人。
三十岁左右的秀雅少妇,五六十的粗壮妇人。两人各抱着一个茶罐,正在和封锁的禁军争执。
“军爷,我们是半盏茶坊的,给袁老先生送茶。他就爱喝我们那的清茶,都送好些年了。今年的新茶下来比较晚,这才送的晚了。您通融一下,让我们过去吧。”
“不行,我等是奉皇命在此。现在已经夜深,严禁任何人去打扰袁老先生。”
“那……那我把茶给您,您转交一下?”
“不行,所有进袁家院子的东西,都必须先去京兆尹府备桉。”
少妇软言相求,禁军态度坚决。旁边的老妇人忍不住了,发起了脾气。
“这不行那不行,你们倒是说个行的法子啊。”粗壮妇人一看就是比较泼辣,扯着嗓子叫了起来。
“你们这几个当兵的,怎么就那么死心眼?我们是送茶,又不是投毒。如果不是老先生要不行了,你当我家娘子愿意大半夜来啊。”
禁军很是不满,一人喝斥道:“你这妇人,小心言辞。”
“我小心?该小心的是你!你们知道我们半盏茶坊是什么地方吗?知道我们娘子是什么人吗?”妇人嗓门又大了许多,唾沫喷的禁军直往后躲。
“茶坊曾有仙人光顾,曾饮清茶半盏,名字就是按这个起的。我家娘子亲自伺候仙人,得到过仙人的赐福!你们这样冒犯,小心手口生毒疮!你们别不信,我当年就长过呢。”
“这位就是半茶娘子?”禁军吓一跳,本能的又躲开几步。“那你就是那个……”
半盏茶坊他们自然是知道的,京城里首屈一指的茶馆。主人号称半茶娘子,喝她的茶都只喝一半。据说当年仙人就喝了半盏,喝半茶意喻仙人剩的半盏,求一个吉祥。
对于这位半茶娘子,禁军们自然是仰慕。但是另外一个,就是纯怕了。
曾经手口生疮腥臭半里,谁见了都退避三舍。哪怕后来好了,也留下了许多传言。白天从不在茶铺照面,据说是半茶娘子的护卫。
“婶子,可别这么说,几位军爷也是尽忠职守。”少妇劝阻妇人,继续求那些禁军。“要不然这样,您通报一声,齐公公也知道我们。老先生只怕难过今夜,我们只是想……”
“谁在胡说八道!”后面来了一大队人马,领头的是一位虎背熊腰的将军。旁边还跟着一个中年太监,正是此前在去过袁宅的那位。出言呵斥的,便是那个太监。
“拜见大统领!”
“见过马公公。”
守卫士兵们连忙见礼。
“把这两个妖言惑众的妇人抓起来。”太监黑着脸下令。
“算了。”大统领劝道,“没必要。”
“怎么没必要。”太监眼中凶光闪过,“陛下可是有过交代,此事绝不可声张。若是传出去……”
“我们是半盏茶坊的。”妇人大叫起来。“我家娘子是半茶娘子,宫里好几位娘娘都和她很熟的。”
大统领和太监都是一愣,互相看了一眼。
“回家去吧,以后说话小心些。”大统领对两个妇人道,“记住,袁老先生身体康健,已经痊愈了。”
少妇忍不住道:“袁老先生病好了?可我听说……”
“再胡言乱语,小心你们的脑袋!”太监怒喝了一声。“咱家知道半盏茶坊,也是因此才放你们一马。否则就凭方才那些话,现在就能杀了你们。”
“你……”少妇还想争辩什么,但被妇人拦住拉走。
见两个妇人走了,大统领也没说什么,只对值守禁军道:“陛下严旨,任何人不得接近袁宅。无论什么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