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相应的设施、物件等等,他也没什么二话,照着做便是。
除了这些以外...
牧禅也暂
时代管了绵州司礼的事务,随后吩咐安排了‘绵州百姓学社’的改造建设。
在原有的房屋基础上,在绵州城内划分了一片地头用于置办学社,并于择日于绵州各县发公文招收第一期的百姓学员。
至于其中的教师夫子嘛...
那自然是由卢素素那边抽调人手任职咯!
要想振兴绵州,这前期的一些投入必不可少。
但这也多亏了,牧禅之前向朝廷申调的那50万贯钱的物资,充分填补了本地官府物资不足的问题。
因此在解决了水患问题之后,还有诸多的剩余。
而相应的钱款支出方面...
首先,牧禅本就是有个‘禅坊’的商贾,钱这方面,刚开始到绵州的时候确实没带多少,也就几万贯钱而已...
但是卢素素从长安抽调人手过来之际,顺带又带足了20万贯钱,打算在这边干票大买卖。
而后边朝廷的50万贯拨款物资,正好弥补了他们在绵州地境内出现那种——有钱没货,或者价高货不值的尴尬处境。
毕竟他们可并不打算纵容那自以为钱权滔天的绵州第一商贾·陈富甲。
关于钱款物资的调拨方面,除了一些必要现金借款的情况下,他们利用‘水患债券’抵扣了10万贯钱的地方财政支出。
而相对的,目前拥有最多‘水患债券’的,自然是那出人又出力,负责执行绵州水利工事的商贾——卢素素,卢大小姐是也!
诸如此类相加而得之下,他们愣是将本财政告急到,连地方百官总计不过千百贯钱的月俸都发不出的绵州,直接拥有20多万贯钱的流动资金,且还有50万贯钱的各类物资。
而有了这些资产的支持下...
他们所做的事情,何止是让这些资产番倍那么简单,简直就是直接让绵州翻天覆地,整个改头换面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