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常道。
庆王朝伯招望去,伯招已是苦涩一笑。
“水库之中真有他们所说的上古秘藏?”庆王绷着脸问道。
陈季常摇头道,“水库虽然捣毁,但藏水却是没有全部倾泻,所以水库底下到底有什么,下官并不知晓。而且,这些盗墓贼下官也是在近日才抓获的,并没有时间去查看。”
“若是真的,即便你现在去查看,恐怕也早已被人洗劫空了!”庆王叹息道。“罢了,这件事到此为止,莫要再纠缠了。你说说,如今干旱,百姓困苦,你们下关府有何对策?”
陈季常道,“下官已将下关灾情情况快马送去了龙门城,但是龙门城那边迟迟没有回音。下官这几日与部从商议,打算打开粮仓,暂时缓解灾民忧急之心。”
庆王摇头,道,“这不是良策,若是百姓知晓官府要靠粮仓赈灾,必然心生疑虑,容易有歹人从中作祟挑起事端。”
陈季常沉重的道,“可是目前除了这个办法,下官等人着实没有其他办法了!”他的声音已是有些更咽,似乎要哭出来一样。
庆王站起身,与伯招走下堂来。阳光在屋檐下跳跃,地面已是滚烫起来。庆王望着府衙院内的一棵栎树,斑驳的阳光洒落在树下,如琥珀一般。
“随本王去城外看看。”
“下官遵命!”
没有了乘舆,众人骑着马便出了城,来到了城郊的农田。
烈日炎炎,大地曝晒,蒸腾的热意滚滚而来。众人在阳光下已是面红耳赤,豆大的汗珠不时随着骏马的奔驰而甩出去。到得一片田地前,只见一个老农跪在地上,喃喃自语不知说着什么。庆王等人翻身下马,站在小道上。
“他这是在做什么?”庆王望着那老农问道。
“他这是在祈祷,”陈季常道。“日日晴阳,不见丝毫乌云,百姓们已是绝望了,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能靠着祈祷,希望能感动上天,让上天降下雨来。”
庆王望了许久,才将目光从那老农的身上移开,扫向那一片稀疏的作物,只见到作物不但稀疏,更是枝叶枯黄,根苗矮小。裸露的泥土,更是坚硬的如石头一般。庆王抬起头望着天空,天空湛蓝如洗,没有一丝云彩。内心感叹,庆王多希望老天能听到老农的祈祷声然后降下雨来,可是,天道无情,生民的生死老天什么时候管过?
“走吧,往前走走。”
一行人朝前走去,偶尔能见到在天地里一脸僵硬表情的农夫,他们望着庆王等人,眼睛里的呆滞与绝望,让人心痛。可是,所过之田地,都是那样的干涸,已经是龟裂了。便如这大地衰老到了连脏腑都要裂开似的。庆王的心情无比沉重,他也在想,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眼下下关的灾情。
伯招忽然走到一边,蹲下身,眼睛紧紧盯着一片叶子上的虫子。
庆王发觉了伯招的举动,便转身望来,道,“你在看什么?”
伯招一动不动,道,“王爷,学生以为,眼下可不仅仅是旱灾的问题了!”
“哦?还有什么?”
“蝗灾!”
入夜,一张张告示在衙役的张贴下,遍布在下关城内外。
告示是以庆王府身份发出的,上面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粮食,二是抢救。粮食会从龙门各府地运来,以保证下关百姓的日常饮食。抢救有两点,一是引水,二是虫灾防治。引水有多个办法,这还是伯招提出来的,诸如钻井、引水库之水和其他周边可引之水。这当然是庞大的工程,光靠衙门的那些人显然不够,这边需要将百姓号召起来共同办理。
告示一出,便如一阵风似的,在一棵棵已经干涸的心里卷起了一道希望之光。没有谁愿意坐以待毙,更没有人愿意背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