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国粹 > 第四十三章守常兄弟(2...

第四十三章守常兄弟(2...(1 / 4)

方孝义和李志清走了,他们就没想想那李守常怎么就不走呢?

守常今天来就没打算走,他知道皇甫淳的宅子里是有客房的,而且,他的学生苏结清也没有回来,这宅子里不缺他住的地方。守常这次来就想听听皇甫淳的意见,经历了去年的学生运动,又经历了今年的直皖战争,加上巴黎和会对民国的无视和欺凌,守常觉得到了不得不站起来反抗的地步,民族到了觉醒的时候。

作为一名热血的爱国者,李守常早就与陈乾生接受了从苏俄传过来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到皇甫淳这里来倒不是想发展皇甫淳,而是想从多面听听一些知识分子的想法,在这点上,李守常是个很有思想见地的人,也是一个很审慎的人。

“乾生大哥安全送到上海了?他现在已经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等到屋里就剩下了俩人的时候,皇甫淳第一句话问的就是陈乾生的安全问题。

“现在基本上是安全了,他到了上海还是干他的老本行,办刊物。”守常说。

“他那笔头是厉害,文章也写的精妙,可惜国人文盲太多,尤其是在北方,文盲的比例太大。我知道你们是在干大事,可干大事不能只有你们几个啊。”

皇甫淳遗憾的摇摇头,潜台词就是,那些刊物能够唤起的人得识字,不识字的人,就是读给他们听也未必听得懂,毕竟,许多新名词可不是说你用了白话文就能绕过去的,对一个文盲去说大道理是行不通的,在这点上皇甫淳可是有经历。

当年在修京张铁路的时候皇甫淳就注意到了这一点,许多民工压根不识字,也不懂得大道理,思维简单,拿钱干活,受了欺负一般也都忍着,忍无可忍就会走极端,这就是当时的国情。皇甫淳是从侧面提醒李守成他们要因地制宜。

“的确!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可我们毕竟才开始,如何发动群众和扩大影响,这都在摸索中呢。目前我们主要是在学生中发展,先培养出一些骨干出来才行。”李守常说着掏出眼袋锅子点上,“我今天带来的这些小册子你先看看,我不要你的奉承和同意,我要你的独立观点,这与你的做人准则不相违背吧?”

皇甫淳笑了,“我哪里有那么大的本事啊?我与你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我是个庸人,是个没多大理想抱负的人,面对社会,我想的最多的是啥?是靠手艺吃饭,是小富即安,要说跟着你们去热血一把,我是不行的,我胆小,害怕。”

“你是嘴上这样说,实际上你不是的,我听乾生说过你去芜湖救他的时候可是一点都不胆小,而且还出手果断,他为有你这样一个朋友感到骄傲。”

“我呢,受到旧文化的影响太深,想问题的时候总是绕进去出不来,不过呢,我觉得你们当下走的路要比上海的那些革命党吹嘘的好得多,至少,你们公开提出的观点是为了劳苦大众,而且,你们都是出以公心,是真的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在做事,这点,那些南方的革命党别说能干了,就是说都不敢说。”

听到皇甫淳这样的评价,李守常感觉信心更足了,是的,要解决眼下的问题,不能只考虑所谓的上九流,而是解决大多数贫苦大众的生存问题,这才是新理论吸引人的地方,而苏俄的革命靠的就是工人和农民,这与西方其它国家发生的变化是完全不同的,在性质上已经是一个全新的人类发展理念出现了。

苏俄的革命成功,带给国人的影响是深刻和久远的。在这之前,大批的留学生看到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三权分立和自由选举之类的新式文明,可是,一场大战,把那些美丽的东西全都撕得粉碎,尤其是巴黎和会变成了分赃会议,而备受欺凌的民国更是什么也没有得到,这让那些鼓吹西方政治制度的人也哑火了。中国必须变,可怎么变?向那边变?这个问题是摆在当下仁人志士

最新小说: 帝秦设计师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谍战:红色掌柜 早安大明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女穿之大理皇朝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将北伐进行到底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