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环境和技巧有效地结合起来,加以利用,那么,即使是再顽固的罪犯到头来也会坦白招供。
再说,没有两次审讯过程是完全相同的,不过审讯大多都是利用了人性中的某些弱点。这些弱点的暴露一般依赖于人在经历截然相反的极端时所产生的压力,如主宰和服从、控制和依赖,以及后果的最大化和最小化。
这时,打拐办负责人为了案子早日突破,只好亲自审讯。他不得不拿出杀手锏,举报箱里的匿名信,让杨柳青观看:“有人举报,杨柳青曾经买卖妇女。”
杨柳青闻听有人举报,当即否认,“那是诬陷,杨柳青从没买卖妇女。”
“诬陷!”警察闻听诬陷,照样可以抓住话柄追问:“即使诬陷,无缘无故为何诬陷?难道你们之间有仇?快说出诬陷你的人是谁?”
杨柳青说过诬陷,仔细想想,哪儿想得出,赶紧改口:“哪个知道是谁,知道谁的话,决不会放过,一定要问问他,为何诬陷好人?”
打拐办负责人听了杨柳青的一番话,是在包庇举报人,为何包庇,莫非同伙,因为分赃不公……那么,就应该拿出举报信,但是,还是采取慢慢深入:“举报人决不是诬陷,举报犯罪分子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何况举报人还有证据呢。”
“证据!”杨柳青闻听证据,当即提出:“请拿出证据,让我看看。”
负责人并没把证据交给杨柳青,而是把收据举起,想以此来提醒嫌疑人,“这是你买卖妇女收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