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爱婷点了点头,原先紧张的神色一扫而空。
果不其然,每隔一段距离树上就刻一个箭头标记,由于记号只能刻在光滑平整一点的地方,所以刻画的地方树皮都被揭开了一层,光芒一照,树皮里光滑的一面就会反射出淡黄的光芒,在这大雾天找起来也方便了许多,我心里不由得有些佩服起来老爸的智慧来。
如此缓慢地行走了十分钟左右,我们脚前的土地突然变成了平整的青石板,呈阶梯状层层向下延伸,而就在阶梯旁的一棵树上,同样刻着一个箭头标记,标记向下斜指,不用说,这里肯定是鸽子场无疑了。
我总算是松了口气,接过刘大爷的手电就率先向下走去。他们二人抓着我的衣服紧随其后。
我大概估计了一下,阶梯大约有六七十级,阶梯两边是平整的岩石堆砌而成,或许是下方的温度较高,或者比较干燥,越往下走雾气越加稀薄,在手电的照射下已经能看清五米开外的地方了。
刘大爷突然拉了我一把,我问道:“怎么了?”
“你不觉得奇怪吗?哪有人会把房子建在山坳子里?万一下雨下雪岂不是把里面全淹了?”
“你上次不是来过一次吗?难道不是这里?”我有些好奇地问道。
他摇摇头道:“上次来的时候只去了趟农户所说的堆积鸽子尸体的那个地方看了一下,然后肖老板说鸽子场就在前面不远,然后天色有些晚了,他就带我去了县城,为我接风洗尘。”
原来如此,我了然地点点头。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那鸽子场就在这里,我不肯放弃,于是说道:“说不定有什么排水通道呢?再说建在山坳子里也有好处啊,至少背风,暖和啊,说不定养鸽子最适宜这种环境呢。”
看我们说的都有些道理,余爱婷插嘴道:“哎呀,别争了,都到这地方了,难不成再返回?再说那标记指示的地方就是这里啊,叔叔肯定不会骗我们吧?我建议下去看看。”
刘大爷看我们两人的意见一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道了声‘小心点’,然后继续前进。
走到最下面一层时,一个双开的大铁门挡住了去路,我正想敲敲门喊上一嗓子,却发现这大门并没有上锁,只是虚掩着,于是我就推了一把铁门,铁门发出‘吱呀’声响,缓缓向两边打开。
铁门一开,出现一个很大的宅院,院子里的一幕简直亮瞎了我的眼,只见院子里摆了好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摆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一大群人围着桌子大吃大喝,开怀畅饮,桌子边上立着一个晾衣架似的烛台,这种烛台我只在大一些的寺庙里见过,上面点着好几十支蜡烛,蜡烛的光虽然在这偌大的院里显得有些昏暗,但用它照着吃饭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刘大爷喊了一声:“请问这是肖老板的鸽子场吗?”
所有人都回过头来看了我们一眼,灯光太过昏暗,根本就看不清他们的样子,只看见他们点了点头。
这时,一个老妇人笑眯眯地走过来,叽哩哇啦地说了一通,反正我是啥也听不懂,估计是这个地方的方言,我疑惑的看了眼刘大爷,他摊开手耸耸肩,表示他也听不懂。
热情的老妇人不由分说地把我们几人拽到一个桌前,给我们一人倒了一杯酒,指着桌上的饭菜又说了些什么,估计是让我们坐下来先吃点东西。
见老妇人准备走,刘大爷连忙拉住她问道:“肖老板在哪呢?”
老妇人笑眯眯地指了指最远的那一桌,刘大爷看了一眼点点头,准备起身过去打招呼,老妇人一把按下他,自己给自己倒了杯酒,然后作势要和刘大爷碰杯,刘大爷还以为这是本地习俗,于是赶紧端起酒杯碰了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