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其事。朝中程党更不待言,不用怀疑,此时若有人敢反对程越的意思,这些人就会蜂拥而上,绝对会把任何人置于死地!
程越已牢牢控制住了满朝文武,越发难以撼动!
谢道清暗自长叹。她明白程越的做法是正确的,可是她不想由自己来背负这个责任,列祖列宗泉下有知,会不会责备她?而且此事公布之后,各地会有什么反应?骂程越估计没几个人敢,可对她有什么客气的?南宋读书人本来就讨厌女人垂帘听政,借机指桑骂槐她承受得住么?会不会因此留下千古骂名?
谢道清犹疑不定,与全玖交换了几次眼神,还是下不了决心。
程越站得如标枪一般,紧紧抿着嘴唇,满脸不可动摇的坚毅神情。
殿中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自己将亲眼见证历史,太皇太后不管怎样犹豫,最后还是得同意。
谢道清在心中几番挣扎,深知难以拒绝程越的要求,喟然长叹道:“大学士意欲重整科举,哀家一介女流,不通此务,一切听凭大学士决断。大学士当慎之又慎,以千秋万世为念。”
程越曾被封为端明殿大学士,科举之事,程越以水陆大都督的名义插手当然不行,这个备而不用的端明殿大学士此刻便被搬了出来。
谢道清话音刚落,群臣即一阵骚动——新学大盛,大都督终于执掌朝政!
程越行礼道:“臣领旨谢恩。”谢恩后,程越依旧不退下,道:“臣还有一本。”
谢道清暗自心惊,程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接二连三地一本接着一本,又有什么事?
程越奏道:“臣在特区制定的新法经过一年多的施行,卓有成效,臣意欲推广至大宋全境,以免两地律法不一,遭人利用。大宋变法,臣愿一力承担!”
谢道清和全玖早知会有今天,倒也没有惊慌。程越的特区治理得有声有色,她们早就看在眼里,授命程越变法并不会让她们为难,而是应有之义。
留梦炎和陈宜中则在心中叫苦不迭。他们本以为程越不会这么快着手大宋变法,可是程越没有与他们商议,就突然奏请变法。如此一来,待变法开始之时,程越自会重用他手下的重臣,他们两个虽贵为左右丞相,依然会被架空,除非他们竭力为程越奔走。
然而,程越驭下极严,手下重臣多与他们不睦,他们如何能投靠得进去?待变法完成,他们的丞相还做得了么?在程越心目中,对他们两个和手下的群臣是如何安排的?
谢道清重重地清了清喉咙,道:“大学士欲变法图强,哀家皆应照准,特改端明殿大学士为集贤殿大学士,有劳大学士总领变法事宜,朝野上下,皆受节制!”
程越上前一步,深施一礼,沉声道:“臣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程越变法,一锤定音!
程越获封的集贤殿大学士的名号是有讲究的。宋朝大学士的品级分四层。
第一层是三馆秘阁学士,理论上宋朝该有三位宰相,首相在官称后加“昭文殿大学士”,次相加“监修国史”,末相则加“集贤殿大学士”。
第二层是翰林学士,只有在科举中考到进士高科的才可以担任,负责起草朝廷的各类文书。给皇帝起草文书的称内制,给丞相起草文书命令的称外制,也就是知制诰。程越因为没有经过科举,所以功劳再大也不可能做翰林学士。
第三层就是程越曾经受封的诸殿学士,分为“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保和殿”四种。大都为被罢相的宰相充任。这一层还有一个枢密直学士,由枢密院的高官出任,要稍逊四殿学士。
最后一层是诸阁学士(龙图阁、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