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直言不讳的表明,他们将站在中国身后。
因此,中国政府定然会采取行动。只要Umbrella与华盛顿的旧合同结束,北京就可以立即与它签署一份新合同,将还待在中国的德国军队彻底消灭。
就像这支军队在阿比西尼亚协助孟尼利克二世皇帝消灭意大利军队一样。
危险非常明确。
那么,为了逃避这种危险,德国就只能接受那个让它难以忍受的结局。
在秦朗最终抵达圣迭戈的那一天,柏林正式宣布从中国撤军,而且事实上,远征军在前一天就已开始撤离北京了。
当然,德国政府的决定有些奇怪。
“我不是很明白德国人的想法,”奥康纳将一杯饮料递给秦朗,说,“你看,他们直截了当的撤军了,但没有与中国政府谈判,也没有宣布停战。”
“这很容易理解。”秦朗回答,在沙发上坐下,“德国人没有实现他们的任何目的,反而损失两千名军人,而且既不能采取报复行动,也不能索要高额赔偿——我不认为那位傲慢的皇帝能够接受这样的结果。”
奥康纳在他身边坐下。“所以?”
“所以他做了一个近似赌气的决定。既然不能索要高额赔偿,那么干脆一个马克也不要,但同时也不谈判或者宣布停战,告诉全世界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迟早,德国的复仇大军还会返回中国。”秦朗耸了耸肩。
“这的确符合一位皇帝的性格。”
“那么,你认为德国人是否有这种机会,秦?”瑞切尔走过来。
“我个人认为,德国永远也没有机会向中国报复。”如果中国政府没有发疯、再次向全世界宣战的话——不过这种事发生的可能性并不比上帝显灵更高。事实上,与其担心它,还不如担心局势突然脱离他的控制,一个亲德的新政权上台,然后中国与德国结成军事同盟。
那才是值得忧虑的问题,将几十年时间辛苦筹集的筹码一次输光的灾难,真正会变成现实的噩梦——尽管可能性同样微乎其微。
“哈德门”,秦朗想起这个带有贬义色彩的称呼。有些时候,他会觉得这些人会在中国出现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不过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他们的数量,以及在军事爱好者中的比例……怎么会那么多?
他没有发现他在走神,但奥康纳和瑞切尔发现了。
“你在想什么?”两个人一起问,带着显而易见的兴奋——如果秦朗走神,那就代表有一个阴谋即将诞生。
“阴谋?你们这些人到底在想些什么!”秦朗故意板起脸,“我只是在考虑世界的形势。德兰士瓦……”
“四天前,荷兰和比利时的六座城市同时举行了声援布尔共和国的群众集会。据说今天柏林也将举行同样的集会活动。”瑞切尔与奥康纳交换了一个眼色,“你认为这是威廉第二皇帝的反击措施?”
秦朗摇了摇头。“我认为这是一个生意机会。”
他没有浪费时间猜测瑞切尔和奥康纳是怎么将这些事情联系起来的,以及,就好像知道他会关心德兰士瓦——他们都是聪明人,而且有许多往事可以作为参考:德兰士瓦与英国持续多年的冲突;他在德兰士瓦的不成功的武器推销活动;威廉第二皇帝发给德兰士瓦总统乔治.克鲁格的著名贺电,祝贺他成功挫败英国人发动的叛乱;英国与德国的冲突……
将这些往事作为线索联系起来,就可以很容易想到威廉第二会将德兰士瓦当作他反击英国的战场,而德兰士瓦与英国的紧张局势意味着一场可能爆发的战争,最后,秦朗又是一个喜欢介入战争的战争掮客。
一切都是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