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若单以书法造诣而论,她的功底还要在杨铭之上。
内间被一道幕帘隔开,只能影约看到一个人影坐在绣床上。
杨铭拱手一礼,道:“杨铭见过贺兰小姐,多谢小姐赠予茶楼。”
屋中的女子温声道:“些许小事,公子不必客气。敏月对公子的才学素来仰慕,每次读到公子的雁邱词仍是情难自已。难得公子今日到访,不如再做诗一首如何?”
杨铭道:“好,请贺兰小姐出题。”
此女沉吟了一下,道:“之前在踏春诗会上,武皇后曾出了‘春’‘情’两题,你可知她第三题要出什么?”
杨铭摇头道:“不知。”
此女道:“第三题是论政。杨公子不如便以此为题,作一首诗如何?”
杨铭迟疑道:“这……在下只是一介草民,妄议政事,怕是多有不便。”
此女道:“你尽管畅言,今日不论说什么话,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不会再有别人知道。”
杨铭心里轻“咦”了一声,不禁生疑,这一个小姑娘,不关心春花秋月,为何偏偏要关心政事,而且她的语气也有些奇怪,处处透着一股尊崇之气。
想到这里,杨铭打开透视眼,向幕帘后望了一眼,不由怔了一下。
幕帘后面哪是什么少女,分明是一位已经嫁人的轻妇,此女束发峨冠,容貌秀美,仪态威严,身上散发着一股俯览天下的气魄。
杨铭曾在踏春诗会时见过她半面。
此女不是贺兰敏月,而是武则天。
杨铭的心里暗暗打鼓,这个大BOSS忽然冒出来,让人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武则天道:“杨公子怎么了?”
杨铭道:“没什么,杨某只是觉得有些意外,想不到贺兰小姐也这么关心政事。”
武则天声音微沉,道:“莫非女流之辈就不能关心政事了?”
杨铭马上道:“当然不是,天下人管天下事,不论男女,都有资格关心时政。我只是没想到小姐的觉悟这么高……有了,借小姐的笔墨一用。”他急忙岔开话题,免得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让大BOSS发飙。
武则天道:“请便。”
杨铭提笔而书,边写边吟道:“贤哉三握发,为有天下忧。孙弘不开阁,丙吉宁问牛。内政由股肱,外政由诸侯。股肱政若行,诸侯政自修。一物不得所,蚁穴满山丘。莫言万木死,不因一叶秋。朱云若不直,汉帝终自由。子婴一失国,渭水东悠悠。”
这是唐代邵谒的一首诗,算不上多么惊艳,但却是四平八稳,不会被人挑出毛病来。
武则天听罢,沉吟片刻后,笑道:“杨公子才思敏捷,天下罕见。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今日杨公子也不遑多让。”
武则天此人除了心思诡谲、杀伐果断之外,也十分惜才。她见到杨铭在诗文上的造诣,顿时起了爱才之心,又道:“杨公子这篇《论政》乃是上上之选,但我对公子那句‘天下人管天下事’更有兴趣。不知公子对如今武后听政、二圣临朝之举有何看法?”
杨铭在心里苦笑,怎么又扯回到这事上面了?
“在下只是一个平头百姓,对于我们这些百姓而言,朝堂上是谁做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日子能不能过的更好。为帝王者,不论男女,只论功过,有功者便是好皇帝。”
武则天喜道:“杨公子真是这么想的。”
杨铭立刻道:“这是当然。”
武则天又问道:“那为何每日都会有朝臣对此事上谏?”
杨铭道:“要面子呗。朝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