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了,有了粮食却没有铁锅做饭,队员们要么想办法去县里买一口铁锅,要么将就着先用熬药的瓦罐撑一段时间再想办法解决,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把家里的饭食煮熟了,能吃就成。
李晓玉用家里的瓦罐煮好一锅瓦罐菜粥,把菜粥舀出来分到三个大海碗里,她爹李石头和他娘赵翠枝分到满满的一海碗,她的分到半个海碗,正好把一瓦罐的菜粥分完了,分得的量不多不少正好够她和她爹娘吃个七八分饱。
她家的瓦罐比较大,比隔壁李国庆家的小瓦罐强太多了,起码不用像李国庆家一样,每顿饭都要分两回煮,一家人分两拨吃饭,前一拨人吃饭的时候后一波饿肚子的人只能干看着,等到后一拨人吃饭的时候轮到前一拨人看着流口水,好好的一家人都弄得像两家人了。
李晓玉分完菜粥后,就朝厨房外大声喊:“吃饭啦!吃饭啦!爹,娘,快点过来吃饭,再过来吃饭就冷了~”
越近年底天气变得越干冷,刚出锅的热粥被冷风一吹就不烫了,如果不赶紧把热粥吃下肚子里,没一会儿全家人都得吃冷得让人打颤的冷飕飕的冻粥了。
赵翠枝和李石头听到自家闺女的叫唤,忙放下手上的活计,赶紧先来厨房吃饭了。
李晓玉捧起海碗,见菜粥不太烫,率先就试探性地吃了一口,觉得味道还行,就笑着说:“爹,娘,你们也吃吃看,不烫嘴的。
赵翠枝和李石头忙活了一早上,也饿了,应了两声就端碗喝粥,几口热粥下肚,感觉整个人都暖和过来了,手指也没那么僵硬了。
赵翠枝身心舒畅了,也不急着喝粥了,放下海碗,对李晓玉说:“菜粥味道还行,那以后就照着这顿一样,你就接过厨房的活了啊,可不能反悔。”
“反啥悔啊,炒菜我不会,但煮个菜粥我还是能干的。”
李晓玉笑嘻嘻地说:“不就是把红薯和菜干剁吧剁吧了,加上点玉米面和盐巴放锅里一起煮嘛,容易得很。”
闻言,赵翠枝笑了:“行啊,既然容易得很,那你以后可别把菜粥烧糊了。”
说完,赵翠枝低头继续喝粥,喝了没几口又把碗放下了。
赵翠枝转头去看李石头,眉毛一抬,就对李石头说:“咱们现在可都自己开火了,你想个法子弄点肉啊油啊什么的回来吧,我和我闺女都想吃肉了。”
想了想,赵翠枝又补充了一句:“你看能不能多弄点肉回来,咱们一家三口多吃两顿肉。过几天就到年三十了,没肉吃那咋叫过年啊。”
如今没有什么油水,大人小孩吃粮食吃得多,饿得也快,自从在家里开火后日子就好过多了,起码饿了的时候就能够自己想办法放点粮食进去煮了吃,填填肚子,不用饿着肚子等食堂开饭了。
人过得好一点了,就会想吃更好的,比如想吃肉。
去年年底大食堂杀了两头猪,今年过节和农忙的时候队员们也能沾点烟熏肉吃,如今大食堂散伙了,队上养猪场里的猪都卖给供销社了,生产队家家户户都没能分到猪肉,他们家也好几久没沾荤腥了。
李晓玉赶忙把自己碗里的最后两口菜粥吃干净,然后放下碗筷,用她那双大眼睛盯紧她爹李石头:“对啊,没肉吃是过不好年的,爹你说是不是?”
“嗯嗯,是啊,”李石头失笑出声,乐呵呵地一边点头一边逗李晓玉:“那你们俩就在家等着我给你们找肉吃啊?总不能让我空手去县里吧,你还不去问问你娘,家里有没有钱和肉票给你们娘俩买肉吃?”
李晓玉也不恼,笑着问赵翠枝要钱要票,又是撒娇又是卖萌。
没一会儿,赵翠枝就被自己闺女磨得松了口,在回屋拿钱和票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