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就,荀彧拿起来粗略一扫,吩咐文吏收好,这时候却是放缓了语调,温声道:“足下翻然悔过,甚好。今虽小挫,可是如果归家之后能痛改前非,磨砺名节,则展眉之日或还有之。”
“是,是,在下一定痛改前非。”居巢长不住点头,小心翼翼地解下印绶,恭敬呈上,道:“印绶谨还郡朝,在下这就归家。”
甘宁忽冷声道:“这就想归家了?”
荀彧一上来就把握住了谈话的主动,居巢长根本没有机会问甘宁的姓名,但见此人威武不凡,也猜得出是许褚麾下的猛士,故而甘宁语气虽寒,他仍然恭敬回道:“将军有何指教,在下洗耳恭听。”
“恭听个屁!”甘宁瞪着眼珠子,“你这浊吏,在居巢为官多年,府君、荀掾怜惜你,让你有命吃饭,难不成你还想把这些年贪污得来的财货带回家去?赶紧的,前面带路,本校尉安排人手去你家搬东西!”
居巢长如坠冰窖,钱财要是都没收了,他这下半辈子还怎么过?看向荀彧,见其冷眼旁观,只好诺诺应道:“遵......遵命。”
......
......
舒县郡府后院,许褚与张太公、蔡邕坐在梅树下,煮酒洽谈。
张颖伺立在两个长辈跟前,一会替二老斟酒,一会又变戏法似的拿出些时鲜的果子,卖弄着乖巧。开得最好的那棵梅树下,蔡琰含笑盈盈,玉指舞奏,琴声余音绕梁。
不知为何,如今许褚看蔡琰的目光变得和以往不同,这位才女顾盼间风姿绰约,用一句很俗的话讲:一笑倾人城。遗憾的是,张颖化身为一头‘幼虎’,不时虎视眈眈地朝许褚飞来一眼,让他不能尽情欣赏佳人。
蔡邕手里拿着一封奏记——下吏上呈长吏的公文,不住点头道:“不错,不错,颍阴人才辈出,荀文若、荀友若、荀公达皆是一时俊彦,今日读此奏记,方知清贵如颍阴荀氏,亦能教出郡之爪牙来。此奏记用来下酒,再好不过。张兄,仲康,来,请满饮此杯。”
许褚笑着举杯饮尽,荀彧连下襄安、临湖两县,辛毗在郡北也不停地在扫除糟粕,眼下连极难啃的居巢县都拿下来了,看来日后的庐江,只要继续保持着这个态势,不说路不拾遗,百姓皆富,至少能少饿死一大批人。
许褚到东汉后,一直是马背上过来的,这次用荀彧、辛毗代为行县,也是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毕竟是‘外乡人’,对整个大汉的底层政治面貌,没有荀彧他们来得知根知底。
荀彧、辛毗家学渊博,尤其荀彧,以许褚对他的认知,他应该是个善用王道治国的大才。
许褚怡然自得地悄悄给自己安上个‘知人善任’的美名,矜持笑道:“蔡公、张公,居巢长自行去官,无疑是给其余诸县的浊吏做了个表率,之后诸县吏员将会迎来大面积空缺,不知两位尊长可否告诉小子,小子接下来该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