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瑁身死的消息传开后,天下诸侯震动,可想而知,因为兖州的战事,诸侯们终于撕开了那层窗户纸,暗斗从而转变成了明争。
天下的牧守个个开始厉兵秣马,在这个形式下,许褚跟曹操也开始增加对洛阳周围的侦查,派出去的探子越来越多,于是在整顿兵马的同时,潜伏在洛阳周边的斥候把董军的近况源源不断地送回颍川,许褚跟曹操基本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聚一聚,就回馈过来的情报分析一下董军的变化。
半月之后,根据得到的情报整理得知,董军的士气正逐日变低,主要是表现在军纪上。
董卓麾下的军队本就军纪不好,不仅是他自己的秦胡兵马、湟中义从军纪不好,包括吕布的并州兵军纪也很差。随着在洛阳废墟里驻扎日久,私自出营劫掠的兵马越来越多,不仅是洛阳,就是伊阙、大谷、轘辕三关也把出营劫掠当成了常态,梁县、阳城、轮氏等地每日都有军报送来,言说董军某将带着人马劫掠。除了掳掠增多,还有日常操练的松懈,以及营区内外的警戒,也慢慢变得漏洞百出。
这日,许褚照常去往阳翟太守府,准备与曹操商议共同出兵的日子。踏入郡府后,在前院遇到夏侯惇,许褚笑问道:“元让,孟德在里面么?”
夏侯惇回道:“许侯来得正巧,孟德正与客人在堂中相会。”
有客人?
许褚试着说道:“既然有客人造访,我便晚点再来罢。”说完转身便要走。
夏侯惇从后头追上来,张手摇了摇,道:“许侯莫急着走,孟德说了,若你来了,径自去堂中相叙便是。”
“噢?”
“客人是从宜城来的。”
“宜城?可是刘景升的使者?”
“许侯说的没错,正是刘荆州的使者。”
既是荆州来使,定是关乎时局,许褚便返身前去郡府大堂。到了门口,脱掉鞋子,大咧咧走了进去,但见一个约莫三十开外的,文士打扮的人坐在堂中与曹操独对。说其是文士,其实有失偏颇,许褚进门的时候,刻意将其打量一番,其虽然穿着很文气,但是手指粗大,臂膀也十分壮实,显然是个习武之人。
那人看到许褚未经通报就走了进来,也是好生看了数眼许褚样貌、打扮,进而起身离席,朝许褚行礼道:“南郡张允,见过昭武侯。”
只在一片刻间,就能清楚分析出自己的身份,许褚不由赞道:“幸会幸会。张君不仅容貌不凡,而且还有捷思,真是难得。”
遇到这个张允之前,许褚在庐江也遇到过一个‘张允’。两人相对来说,许褚还是对眼前的这个张允熟悉一些,这却是因为《三国演义》里,有个耳熟能详的‘蒋干盗书’的情节,这个张允在书里因此被曹操错杀。
寒暄过后,许褚朝曹操笑道:“孟德兄,张君此次前来是......”
曹操一面请许褚落座,一面反问道:“仲康可知蔡德珪?”
许褚想了想,摇头道:“还真不知,望兄教我。”
“蔡德珪乃襄阳名族蔡氏子弟,其族兄一名瓒、一名琰,俱曾为守、相,其父蔡公名讽,与故太尉张温有姻亲。”曹操摸着胡子说道,“我与蔡德珪志趣相投,少时曾在洛阳相逢,结交为友,故此,今日乃有张君到访,张君是为蔡德珪之姻亲。”
这么一说,许褚就知道了。蔡德珪原来就是蔡瑁,蔡瑁跟曹操的关系,许褚是知道的,历史上曹操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荆襄,他与蔡瑁的关系便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从曹操口中得知,张允与蔡瑁有姻亲关系,那么这次张允从宜城出发出使到颍川,大抵还是奉了刘表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