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能与‘凶名昭彰’的董卓麾下将领单打独斗不落下风,也可推知许褚带兵想必不弱。
董卓熟视许褚片刻,杀意顿显。
许褚与之对望,身边乐进、李整严阵以待,毫不退让。
终是为大局计,董卓不愿过早地打草惊蛇。便道:“原来是袁本初派来的。”听到袁绍的名字,董卓表情缺缺,内心则是有所忌惮的。因此时洛阳城中,唯有袁绍手里的兵马,可与他一较长短。更让董卓不悦的是,他日夜兼程赶到邙山脚迎奉天子,没想到袁绍居然早就派了人马过来。根据其弟董旻所报,此时袁绍应忙于清理宫内宫外的宦官党羽,当无暇顾及流落在外的天子才是。
即便如此,董卓仍是占了先机,许褚所带的人手只有百数,虽有天子、董候及众朝臣在,又能拿他如何?
董卓因许褚、刘协的缘故,放弃了与刘协同骑回宫的想法,却又让徐荣、胡轸二人带着骑兵把天子、董候及许褚等人团团围住。事后许褚才知,董卓要与刘协同骑,是大有深意的。
而他没有强行将许褚赶离天子、董候身边,倒让许褚颇为意外。许褚难免想道:会否因为自己的出现,让董卓对原先对于京都局势的判断产生了质疑。
许褚想多了,当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密诏外镇入京时,许褚的名字便被董卓得知。方才刚听许褚自我介绍时,董卓确有警惕之心升起,但不过是须臾后,心又放回肚子里。
董卓急驰入京,欲行僭越之事,并非是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里,而是在他眼里,如今洛阳城中算得上英雄豪杰的如卢植、朱隽等手里没兵,有兵的如袁隗、袁绍、曹操这一些士人又或养尊处优,或鲜有战功。许褚算是个例外了,在颍川跟何仪、黄邵等黄巾真刀真枪地打过几仗,可这在从军多年,战功赫赫的董卓眼里又算什么仗,小打小闹罢了。
若不是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董卓连这几分忌惮都是欠奉。
回宫路上,董卓不时向天子、卢植等人宣示其武勇,他的骑兵里既有汉人,也有胡人,均是能战之精兵,皆披甲持戈,佩箭囊、挂长弓,实乃今大汉有数的精锐之师。
众朝臣俱是心惊胆战,不觉都向许褚靠拢,待在许褚的虎卫旁边,才让惊惧之意有所缓解。
许褚深知自己是把董卓得罪惨了,好在他扯了袁绍这张虎皮作大旗,既是奉了袁司隶之命,那董卓当会觉得许褚与他作对,是出自袁绍的授意。事实上不仅董卓,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许褚敢当众对抗董卓,其中固然有许褚自身的因素在,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有袁绍在背后撑腰。
是故,走到显阳苑时,董卓强留天子、董候及众人在此休息,又悄悄派人出城,催促洛阳以西的后续步卒加速行军。
期间太傅袁隗赶到,见到董卓的兵马将天子围在中间,心下震惊。
他震惊,许褚、鲍信更是无语。袁隗居然是只带着几个党羽并几十名士卒过来的,这说明袁隗与袁绍完全没有意识到董卓将会做什么。而袁绍、袁术两兄弟,更是连人影都见不着。他们在做什么事许褚、鲍信也能猜到,无非是还在追捕宦官的余党。
强镇入京,袁家人不积极应对,反而在做些不关乎大局的鸡毛蒜皮的事,这让鲍信失望至极。董卓要夺权,要断朝纲,必须得将天子及宫廷握在手里。而停在显阳苑不动,稍微思考下,便知是在等援兵。等援兵一来,强弱易手,这一阶段的结局,可想而知了。
袁隗到后,拜见了天子、董候,便也只能留在显阳苑干等了。而入夜后,董卓麾下的将领带着数千士卒赶至,董卓这才请天子起驾回宫。
众人跟着董卓回到宫中,待天子安顿好后,各自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