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不远处的一艘沃肯人战舰倾泻着密集的炮弹雨。
银盟伏羲级作战舰船的体积都并不算大,攻击型驱逐舰只比普通神农级护卫舰大两到三倍,但要与盘古级的大型战舰相较,却又如巨轮旁毫不起眼的驳船。
‘奇迹号’驱逐舰由萨麦尔军工建成到如今的实战才不过短短两个标准年,算得上是银盟最新式的小型作战舰船。其防御护盾的峰值虽远不及体位巨大的巡洋舰及战舰,但如完全以当量衡量的话,它的火力输出却要更显得突出一些。
三层舱室,24具动能大炮,其固定标准载员达到120人。除去指挥舱、驾驶室、维修舱、工程舱、还有几个委委屈屈却又荣誉感满满的陆战队员外,其他人员在作战时则必须呆在分布于舰船各个位置的既定炮舱内。
他们大多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司职炮手,按照一个击发手,一个操作手,一个协调员的银盟标准炮舱配置,几乎一多半的‘奇迹号’舰员在战时担当着舰船火力输出的任务,使得这项工作显得既平凡却又至关重要。
作战甲板第三层十四号炮舱内,此时其内的三名炮手正在紧张的进行着战斗作业,炮塔在舰船的一侧或是前方,而相应操作炮塔射击的炮手,则必须呆在离该炮塔最近的位置。
银盟军事总装部设计局的这种炮位与炮舱相连的紧密设计,其实也并非全无道理,动能大炮激发所产生的巨大音波通过舰船舱壁的传导,会令对其进行操作的炮手获得第一手反馈和交互感,此举无疑可以培养炮手们对作战局势最真实的感受,而不是各自带着全景眼镜,如玩一款高清星战游戏那样去对待火焰及死亡。
但对于这一点,炮座击发手,二级上士吉米.詹金斯却从来不这么看。
在银盟海军服役年数不过三年的吉米,虽然军衔不高,却已经可算作是一名辗转银盟海军三支舰队的老兵。这个有着男性化名字的女兵,虽然有着窈窕动人的身姿,面容姣好,偏偏喜爱剃着一头齐根的寸板,跟同处一个‘战壕’的男性战友们称兄道弟。
: